右肾滑膜肉瘤1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东医药2014年第54卷第8期
右肾滑膜肉瘤1例
石梦昀,杨斌,杨亚英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650032)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4.08.045
患者女,75岁,因无明显诱因血尿半年余,于 肾原发性ss罕见,至今国外文献仅报告40多
2012年2月20日人院。查体:腹平软,无压痛及反例,1999年首例报道[3]。该病平均发病年龄较小,
跳痛,未触及异常包块和结节,肠鸣音正常。双肾区 男性稍多于女性,双侧肾脏均可受累。其临床表现
无叩痛,双侧脊肋点无压痛,双侧肾区听诊未闻及异 与肾细胞癌相似,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就诊时最常见
常血管杂音,双侧输尿管走形区无压痛。超声检查 的临床症状有腹部包块、腹部疼痛和血尿,较常发生
提示,右肾中上实质内囊实性包块。CT示,右肾盂 局部浸润以及早期向肺和肝的远处转移,也可伴有
cm×2.7
见大小约5.6 cm软组织密度影,肾下极肾 腔静脉瘤栓。
实质受压,增强后可见强化,延迟可见消退,右肾功 影像学检查对于区分。肾脏SS和其他肾脏恶性
能稍迟缓;右肾盂积水,见封三图4。MRI示,右肾肿瘤有一定价值。文献报道HJ,其肿块密度多不均
盂上部见不规则长T,、长T:团块影,边界不清,信 匀,通常较大,质地柔软且易出血,囊变坏死成分大
号不均匀,阻塞或侵犯肾盏;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 约占瘤体成分70%。超声检查示,肿块回声不均
6m×6.4 匀,其内可见中强回声及多个囊状液性回声。CT检
化,DWI病灶呈高密度影,大小约6.8 cm;
右肾静脉分支变细,下腔静脉未见确切侵犯占位表 查示肿块平扫一般为低密度,其内囊变坏死呈更低
现。患者全麻后于膀胱镜下行右肾盂切除术。术中 密度区,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呈逐渐不均匀强化,且少
cm×
见右侧肾呈灰色,右肾下极见一大小约10.0 数病灶周围可见异常增粗的血管。CT上可见肿块
8.0cm×4.O
cm灰白肿块,质地柔软,有完整包膜, 累及周围组织,局部淋巴结增大、肾静脉的侵犯及远
肿块侵犯皮质、髓质及肾门,部分肿块突向肾门,被 处转移【5·6|。MRI检查示,肿块信号高低混杂不均
膜外脂肪未见明显异常。病理:光镜下见梭形细胞 并可见低信号包膜,正反相位可见肿块内通常不含
成分,见一致性相对较小的椭圆形肿瘤细胞构成束 脂质成分。因为病变血供丰富,增强后实性成分动
状及片状结构,偶见排成栅栏状结构(封三图5)。 脉期、门脉期及延迟呈持续性强化,与cT增强特点
免疫组化结果:CX、S—100、Des、HMB、C)(20阴性,一致。而MRI对病灶周围组织的浸润及病灶内血
管栓子的显示优于cT。肾脏SS需与肾脏其他恶性
Vim、SMA、Bcl-2、CD68、EMA阳性,CD99弱阳性。诊
断:右肾滑膜肉瘤(SS),直径6.0cm,肾周组织及输 肿瘤,如肾癌、其他类型肾肉瘤等相鉴别,单纯依靠
尿管残端无异常,右肾门淋巴结(O/3)未见肿瘤成影像学检查对其进行鉴别诊断较为困难,确诊还需
分。术后未接受辅助化疗,现在患者情况良好。 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讨论:SS是一种形态、临床和遗传学上独特病 参考文献:
A,RaoRV,eta1.Primary陀nalsynovial
变,是一种具有一定程度上皮分化(包括腺体形成) [1]Gr锄pIlIohitVu,Mya8eIi
的间叶组织梭形细胞肿瘤,发病率居软组织肉瘤的 sarcom[J].umloAnn,20ll,3(2):110—113.
[2]王志蕙,王兴舂,薛梅.肾脏原发性滑膜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第4位,占6%~10%,大多发生于儿童或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