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第三季度爱婴医院工作督导检查记录及改进措施.doc

发布:2018-09-21约1.4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年第四季度爱婴医院工作督导检查记录及改进措施 督导科室:妇产科 内儿科 检查人员:李威华 郝彩霞 弓党国 张香宁 张 瑜 李晓娟 李国荣 督导时间:2016年12月23日 督导内容: 1、院内及醒目位置均张贴有母乳喂养的宣传标语,妇产科门诊、病房、儿保科、妇保科等张贴有《国际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条标准》、《本院母乳喂养规定》、《国际母乳代乳品销售手则》等三十措施。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孕产妇及其家属的要求,将母乳喂养宣传资料制作成小册子,发放给前来就诊的孕产妇,以便随时阅读。建立健全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对社会公布母乳喂养热线电话,对出院母亲进行母乳喂养追踪和指导,了解母乳喂养情况,指导母乳喂养的开展。 2、加强母乳喂养管理 (一) 严禁任何人将奶瓶、奶粉、奶嘴带入站内。 (二) 明确当班医护人员作好母乳喂养护理,进行早开奶、皮肤接触、指导母亲喂奶体位和含接姿势,挤奶手法,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鼓励按需哺乳等,严格交接班制度。 (三) 严格执行医疗护理常规,包括皮肤接触常规、早吸吮常规、母婴同室常规、母乳喂养常规等。 (四) 交会母亲手法挤奶,保证母婴分开时的泌乳。 3、建立健全促进母乳喂养的岗位责任制 每位产妇入院后,负责收治病人的医护人员,入院时必须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分娩时,在旁边负责处理新生儿的医护人员必须将婴儿和母亲进行皮肤接触,并进行早开奶。住院过程中母乳喂养纳入查房内容,医护人员在查房时必须对母乳喂养的好处进行宣传、指导母亲喂奶体位和含接姿势、手法挤奶,指导母亲早开奶、勤喂奶、按需哺乳、不限时间和次数、婴儿睡眠超过3小时或奶胀时叫醒婴儿进行喂奶,指导母亲不要给婴儿橡皮奶头作为安慰物,以免产生奶头错觉,加强对剖宫产术后母亲的护理和指导等。查房内容必须详实并记录在案。责任护士经常巡回病房,了解医护人员在查房过程中是否将母乳喂养的有关知识宣传到每位孕产妇。 4、指导有医学指征新生儿的喂养 除母乳外,禁止给婴儿吃任何饮料和食品,除非有医学指征。对有医学指征的新生儿,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严重未成熟儿、低血糖患儿、母亲患有严重疾病或服用了禁用药物等,必须指导母亲进行喂养,喂养时必须有医嘱,并务必用乳旁加奶或用小勺小碗喂,不能用橡皮奶头喂,以免产生乳头错觉。 5、建立健全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开通母乳喂养咨询热线电话 以村医作为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在进行产后访视过程中,对出院母/婴进行母乳喂养追踪和指导,通过信息反馈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向社会公布24小时母乳喂养热线电话,让出院母亲随时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咨询,医务人员做到有问必答,及时帮助母亲解决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6、建立健全母乳喂养管理监管机制:了解产妇产后是否及时进行皮肤接触,产后半小时内是否指导母亲早开奶、喂奶体位和含接姿势、手法挤奶是否正确,是否有人将奶瓶、奶嘴带入医院等,通过检查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存在问题: ?1、宣传形式比较单一,不够多样化,老百姓想了解母乳喂养的欲望不祥。 2、个别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孕产妇的宣传不耐心、不仔细,使个别孕产妇掌握技巧不熟练。 3、 由于受条件的限制,爱婴氛围不够浓厚,不够温馨,未开展丈夫陪乐服务。 4、 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厕所卫生、环境卫生都比较差。 改进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使母乳喂养知识家喻户晓。 2、加强医风、医德教育,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责任心。 3、尽最大可能改变医院的环境,创造温馨舒适的爱婴氛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