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地流转、禀赋依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15360字 投稿:周姡姢.doc

发布:2016-09-11约1.62万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地流转、禀赋依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15360字 投稿:周姡姢   一、引言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指导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国全面实施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从此确立了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经营的新型农业耕作模式。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Justin Yifu Lin,2002),促进了城乡经济改革,但是农地细碎化(许庆等,2008),市场组织化程度低(陈锡文,2008)等弊端同时困扰着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农地流转实现农地配置具有优势。姚洋(2000)认为土地的自由流转可能产生土地边际产出拉平与交易收益效应,Terry van Dijk(2003)研究发现土地流转市场可以解决土地细碎化,马晓河等(2002)提出农地流转是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基础条件。因此在确保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一种可能性选择。   农地流转后实现流转出农地农民的劳动力转移是必须的。当前认为农地流转的现实意义在于提高农地经营规模,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从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但流转出农地的农民一般不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很难直接获得农地经营规模扩大后的农业生产效益。如果在农地流转中离地农民无法顺利转移劳动力,那么农地流转能否真正惠及农地流转双方,特别是相对弱势的流转出农地的细微农地经营者,就是一个有待论证的疑问。现实似乎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流转出农地的农民可以顺利实现劳动力转移。农业部课题组(2000)发现受农业资本/劳动力比率提高、乡镇企业就业弹性下降以及城市化滞后的影响,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然是艰巨的任务。因此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不足、压力巨大的现实背景下,农民没有足够理由自愿大规模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从而避免寻找劳动力转移之路。由异质性人力资本引致农民对自身农地进行价值评价,再进行农地流转选择的过程在条件约束下总是很难实现。可以说直接认定农地流转就实现劳动力从农地上转移是不够严谨的。从这一点出发,研究中将论证农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以及在农地流转推进中,要实现农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所依赖的居间变量。   论文接下来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二章为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提出研究中需要论证的几个问题;第三章为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根据研究假设的需要在数据可以收集的前提下,选择适当变量,并确定假设检验模型;第四章为实证结果与分析,对所有假设进行检验,并针对假设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第五章结论与启示,对全文研究进行总结,以实证结果与分析为基础阐述需要重视的问题。   二、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   相关研究文献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土地流转的原因之一。贺振华(2006)认为土地流转之所以产生的最初原因是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从而将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徐旭等(2002)在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中提出,如果农民从事农业的日均收入低于非农行业日均收入,农民就愿意进行土地流转,否则甚至进行抛荒。胡新艳(2006)提出农户异质性人力资本划分为务农优势、务工优势、务农与务工优势相当三类,基于“经济人”理性,农民一旦根据异质性人力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农民就具备了农地流转的意愿,并得到加强。因此如果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可能加快农地流转。谭丹等(2007)通过农户问卷调查,得出农地流转率与家庭非农就业率正相关,提高家庭非农就业率可以促进农地流转。   但仅仅将劳动力转移作为农地流转的原因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农地非农化、农地非粮化趋势下,农民不一定可以在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决策是否进行农地流转。这里有2个方面需要阐述:第一,农民是否在任何条件下,或者说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所进行的农地流转是依法自愿有偿的,特别是否是自愿的。上述有关研究文献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土地流转的原因研究,若从理论出发,农地流转则基于经济理性;若从实证出发,研究对象都是业已完成农地流转的农民。这里隐含着农地流转是农民进行的自愿理性选择。但是王景新等(2007)通过调查发现农民土地权利事实上是短期而不稳定的,为了满足农业开发和招商引资,基层组织利用土地流转制度,迫使农民进行大量的非自愿土地流转,工商资本大量占用农地。因此农业部在《关于做好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通知》强调要求防止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流转的农用地不得改变农业用途。第二,在劳动力没有转移的条件下,农地流转是否可以顺利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从日本经验看,农地流转没有充分可行或者强制性的劳动力转移导致农户选择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