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右岸水垫塘自然边坡技术方案对比分析报告(终).doc

发布:2018-08-20约4.0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PAGE 7 - 右岸水垫塘自然边坡治理施工材料转运方案分析报告 1、概述 右岸水垫塘自然边坡位于右岸缆机平台工程边坡下游侧至右岸下游尾水塔工程边坡之间,其处理的高程范围为1180m~850m。同时为满足右岸水垫塘工程边坡施工及运行期的安全,需对该范围自然边坡坡面进行治理。 按照“坝后左右岸水垫塘自然边坡清理与防护图(1/3~3/3)及坝后水垫塘自然边坡清理区中小型块体处理图(1/2~2/2)”,坝后右岸水垫塘自然边坡清理防护施工主要项目包括:坡面清理、块体随机支护、自然坡面系统挂网喷锚支护、排水孔、截排水沟、主动网进行防护。 右岸水垫塘自然边坡Y1、Y2区材料工程量招标工程量与设计蓝图工程量对比见下表1-1: 表1-1 投标及设计工程量表 项目 锚杆(m) 网喷(m3) 锚索进尺(m) 排水孔(m) 投标工程量 5950 245 1639 1065 蓝图工程量 10668 4200 29632 右岸水垫塘自然边坡治理施工,需大量材料转运到作业部位,根据投标方案和现场实施阶段报审方案,材料运至施工区域共有三种方案:(1)方案一:卷扬机方案(投标方案)(2)方案二:C7030B建塔方案(实施阶段报审方案)(3)方案三:MD1100建塔(波坦1100建塔)(新增建议方案)。结合现场情况,我局对上述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2、施工布置 右岸水垫塘自然边坡坡面陡峭,施工区域内通道主要有勘探路、边坡马道(右岸缆机平台下游侧边坡)及上下交通爬梯。施工区域内材料转运主要通过卷扬机及人工搬运。在边坡平坦部位搭设3~4个材料堆放平台,利用卷扬机将材料转运至堆放平台上后,人工搬运至作业面,具体详见下图1。右岸水垫塘自然边坡治理施工材料主要从右岸出线场运至施工区域,方案有三种,具体见第3章。 图1 右岸水垫塘自然边坡处理通道示意图 3、方案对比 (1)方案一:卷扬机方案(投标方案) Y1区高程1130m缓台布置一台卷扬机及在右岸高线2-2隧道出口临江缓台处布置一台卷扬机,通过中间布置的施工平台人工配合来满足Y1、Y2区材料的转运,具体布置如图2。 图2 Y1、Y2区2台卷扬机材料转运示意图 坡面支护材料转运具体示意如图3 。 图3 支护材料转运卷扬机系统示意图 材料转运过程中需在边坡不同高程段平缓处搭设施工平台,材料借用平台通过不断的倒换钢丝绳节点高程来满足材料转运要求。待材料转运完成后进行排架搭设,在搭设过程中施工人员通过悬挂安全绳打孔搭设悬空排架固脚体系及在其上部进行排架搭设。排架形成后,施工人员通过搭设施工平台上进行系统喷锚支护作业。 (2)方案二:C7030B建塔方案(实施阶段报审方案) 右岸出线场平台布置一台固定式建塔(型号为C7030B-12)及在右岸高线2-2隧道出口临江缓台处布置一台卷扬机,通过中间布置的施工平台人工配合来满足Y1、Y2区材料的转运,具体如图4。 C7030建塔 C7030建塔 图4 Y1、Y2区C7030建塔+卷扬机材料转运示意图 由于建塔具有主臂可达71m、垂直吊装视野开阔等优点,可在Y1区(控制点YQ4与YQ12上游区域)系统支护施工前,提前加工排架单元(6m×6m)作为系统喷锚支护施工平台,采用该建塔与人工配合对排架单元进行吊装固定。 方案二中C7030B-12建塔覆盖范围见图5。 图5 C7030B-12建塔覆盖范围图 建塔可直接覆盖区域为右岸Y1区上游侧(高程段1179.7m~1100m),直接覆盖的面积约为12000 m2。 建塔直接覆盖范围内的材料表见 3-1: 表3-1 建塔直接覆盖区工程量表 项目 喷砼、截排水沟砼 砂浆锚杆 排架钢管 规格 C25,厚12cm C25钢筋,杆长L=4.5m, A48×3.5 单位 m3 t t 工程量 1440 31 41 通过建塔吊运与人工配合转运材料间接能覆盖区域为右岸Y2区(高程段1150m~1030m),建塔间接覆盖的面积约为20000m2。 建塔间接覆盖区材料表见 3-2: 表3-2 建塔间接覆盖区工程量表 项目 主动防护网 喷砼、截排水沟砼 砂浆锚杆 排架钢管 规格 GPS2型 C25,厚12cm C25钢筋,杆长L=4.5m, A48×3.5 单位 m2 m3 t t 工程量 20000 2300 52 68 建塔直接+间接无法覆盖的区域为右岸Y1(高程段1100m以下)及Y2(高程段1030m以下)区,直接+间接无法覆盖的区域通过人工利用爬梯及勘探路转运至施工作业面。 需人工转运区域工程量见下表3-3: 表3-3 人工转运工程量表 项目 主动防护网 喷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