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unix教程.ppt

发布:2017-05-27约1.34万字共8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获取系统用户信息 $ hostname 机器名 $ uname –a 系统信息 $free 系统内存使用状况 $ ifconfig 网卡信息 $ whoami 当前用户的用户名 $ who 当前登录的用户 $uptime 获取系统最近负载状况 可以从/proc目录下查看更多系统信息 $cat /proc/cpuinfo $cat /proc/meminfo 提纲—下午内容 Linux/Unix的进程 Linux/Unix的其他常用命令 Linux/Unix下的桌面系统 Linux/Unix下的文本编辑 Linux/Unix下的桌面系统 Linux/Unix常见的桌面系统 GNOME KDE CDE 上机操作时间 查看进程,终止进程 进程在前后台之间切换 熟悉grep命令 打包压缩文件,解压缩解包文件 查看系统信息 提纲—第二部分 Linux/Unix的进程 Linux/Unix的其他常用命令 Linux/Unix下的桌面系统 Linux/Unix下的文本编辑 Linux/Unix下的文本编辑器 经典的文本编辑器,功能强大,可自定义,不直观,不易用 vi/vim Emacs 易用直观的文本编辑器 GNOME: gedit KDE: kedit CDE: dtpad Nedit: 类似Ultraedit的文本编辑器 vi 什么是vi UNIX系统广泛使用的全屏幕文本编辑程序。 工作方式 vi file 从硬盘打开文件file,将file装入内存中的编辑工作区,使用vi的命令编辑文件。例如: $ vi newfile 待命符当前位置 ~表示空行 空文件的vi屏幕显示 输入 (读入) 输出 (写出) file 硬盘 用vi命令 编辑文本 编辑 工作区 内存 vi的工作方式 vim vim从模拟vi开始(Vi IMitation),逐渐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发展成为Vi Improved Vim与vi完全兼容(bug除外),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 拼写检查,自动补全 GUI,多文档编辑 Vi基础文本编辑 Vi的三种模式 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移动光标查看文件,字符的删除,移动,复制 插入模式(insert mode) 输入文本 底行模式 执行保存、退出命令,设置编辑环境、查找字符串 命令行模式 Vi打开文件首先进入命令行模式 插入模式 命令行模式下按i进入插入模式,按Esc返回命令行模式 底行模式 在命令行模式下按:进入底行模式 在插入模式下必须首先按Esc返回命令行模式,再按:进入底行模式 命令行模式下的基本命令 移动光标 vi可以直接用键盘上的光标来上下左右移动,但正规的vi是用小写英文字母「h」、「j」、「k」、「l」,分别控制光标左、下、上、右移一格。   按「ctrl」+「b」:屏幕往“后”移动一页。   按「ctrl」+「f」:屏幕往“前”移动一页。   按「ctrl」+「u」:屏幕往“后”移动半页。   按「ctrl」+「d」:屏幕往“前”移动半页。   按「G」:移动到文章的最后。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尾”。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首”   按「w」: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开头   按「e」: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字尾   按「b」:光标回到上个字的开头   按「#l」:光标移到该行的第#个位置 命令行模式下的基本命令 删除 「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一个字符。   「#x」:例如,「6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6个字符。   「X」:大写的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一个字符。   「#X」:例如,「20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20个字符。   「dd」:删除光标所在行。   「#dd」:从光标所在行开始删除#行 命令行模式下的基本命令 复制与粘贴 「yw」:将光标所在之处到字尾的字符复制到缓冲区中。   「#yw」:复制#个字到缓冲区   「yy」:复制光标所在行到缓冲区。   「#yy」:例如,「6yy」表示拷贝从光标所在的该行“往下数”6行文字。   「p」:将缓冲区内的字符贴到光标所在位置。注意:所有与“y”有关的复制命令都必须与“p”配合才能完成复制与粘贴功能。 命令行模式下的基本命令 替换   「r」:替换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R」:替换光标所到之处的字符,直到按下「ESC」键为止。 撤销操作 「u」:如果您误执行一个命令,可以马上按下「u」,回到上一个操作。按多次“u”可以执行多次回复 跳到指定行   「ctrl」+「g」列出光标所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