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件:感染分类和病例定义.ppt

发布:2019-04-22约5.68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HIV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Western blot判断标准: 阳性: 至少有一条evn(gp160, gp120, gp41) 和一条pol(p65, P51, P32)带; 或至少有一条evn 和一条gag(P55, P24, P18)带, 或至少有一条evn和一条pol带; 或至少有2条evn带 P24抗原检测阳性---- 病毒血症。 PCR检测HIV RNA。 单核细胞中分离HIV。 * 诊断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经确诊试验证实。 P24 抗原阳性 CD4细胞计数 HIV病毒载量检测 区别是HIV感染还是AIDS HIV感染无症状,仅抗- HIV阳性 AIDS 抗- HIV阳性+全身症状、体征或并发机会感染 或肿瘤。按新定义:抗- HIV阳性+ CD4200 拟诊AIDS 的指示性疾病:食道念珠菌病、CMV视网膜炎,卡波济肉瘤、淋巴间质性肺炎、播散性结核、PCP和脑弓形虫病。 * HIV/AIDS的肺部表现 肺的机会性感染是HIV感染者常见急性疾病和死因,在美国,肺机会性感染占艾滋相关疾病的65%,大多数为PCP,其他常见引起肺部感染的病原有分支杆菌(结核)、真菌(隐球菌)、巨细胞病毒等。 * 细菌性肺炎 HIV感染人群中十分普遍,发生CAP的危险是一般人群的4~6倍,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AIDS患者肺链肺炎并发菌血症机率达50~80%,死亡率较一般人群高4倍。X线胸片为区域性病变。 *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占AIDS患者肺部感染的85%,常隐匿起病。 患者有前驱症状如低热、病程6~8周,盗汗、体重减轻伴干咳及口腔念珠菌病等,持续数周,随后进行性呼吸困难,初为不能深呼吸,活动后气短,最后发生静息时呼吸困难。 检查:呼吸次数增快,但肺部体征不多(症状和体征不匹配)。 早期胸像可正常,晚期呈弥漫性间质浸润。血气分析:低氧血症。 诊断:临床症状,抗-HIV(+),诱导痰或BAL 涂片染色找卡氏肺孢子虫,甚至开胸肺活检。 *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病例:男性,42岁,因咳嗽、咳痰4个月,伴发热、消瘦2个月于95年2月住院。 94年10月初乏力、纳差伴因咳嗽、咳少量白痰,11月底出现低热,胸透无异常,血、尿常规和肝功正常,血沉45耗。病后体重减轻20斤。查体颈、腋下淋巴结肿大,95年1月26日体温39?,1月29日双肺门旁斑片影,血气分析示PaO2 56mmHg, 2月8日HIV抗体阳性(蛋白印迹 :gp120, gp41, P55, P65,P32区带阳性),TMPco #2 3/d, 体温正常,症状减轻。 治疗:TMPco 20mg/kg iv, 14天,口服7天,预防用药#2 2/日。Pentamidine 4mg/kg/d iv 缓慢 * 肺分支杆菌感染 HIV感染者的结核感染依据CD4计数分为两种类型: 早期: CD4计数较高,PPD试验(+)率40~80%,病人为典型肺结核,上叶浸润灶,特别是肺尖,上叶后段或下叶前段)常伴空洞。 晚期: CD4计数 200/mm3, 常为播散性结核,病人全身症状显著,胸部x线不典型,下叶网状结节或间质浸润,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或有胸水。 诊断:确诊依据痰涂片抗酸染色和培养,HIV患者即使无空洞,痰菌也(+)。 治疗同结核病。 * 鸟型分支杆菌感染 并不是肺部疾患的常见病因。 肺部受累常为双侧性弥漫性或下叶网状结节样间质浸润。 播散性感染,以持续菌血症为特征,肝脾淋巴结肿大。常发生于AIDs晚期,CD450/mm3。 治疗和预防:口服甲红霉素 500mg 2/d或阿齐霉素 500mg~1000mg/d + EMB 15mg/kg/d + Rifabutin 300mg/d * 真菌感染 新型隐球菌病:70~85%AIDS患者并发隐球菌病的首发症状为脑膜炎,其中30~40%同时合并肺部感染。原发肺部受累仅5~10%,肺部感染者胸膜炎常见(40%)。血清隐球菌抗原(+)率75~90%。 仅有肺部感染者可用氟康唑400mg/d, 初期用Amp C +5FC * 卡波济肉瘤 大多数肺KS者有皮肤KS,非特异性症状有活动后气短和咳嗽。 X线胸像:结节浸润,可伴纵隔淋巴结肿大,也可间质浸润与PCP难以鉴别。 相当病人支气管可见病变,红色或紫色结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