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生产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ProductionandOperationsManagement
学分:2
学时: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
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程(选修)
授课对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商学院
修读学期:第6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生产与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熟悉数字化技术在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并能把握运营管理实践的最新发展、运营管理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拟达到的目标: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实训和企业实习,使学生具备灵活运用运营管理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代制造和服务企业运营管理问题,以及组织和实施企业数字化工厂(或数字化服务设施)转型的实际能力。具体包括如下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宏观战略视野,理解企业运营竞争力、运营效率与国家制造业或服务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培养学生在运营管理方面的专业素养;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理解企业整体战略及业务战略基础上,制定企业运营战略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各种决策模型和定量方法设计运营系统、制定运营计划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系统管理的思想分析、解决企业生产和运营中各种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课程目标3知识目标:掌握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熟悉运营管理的最佳实践;了解运营管理的新趋势;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1-1思想道德素质
课程目标1
L
3-1获取知识的能力
课程目标2
H
7-1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目标3
M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育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运营管理概述
理解运营的概念;
理解运营(职能)角色重要性;
掌握运营系统的概念;
描述不同类型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组织“输入—转换—输出”系统;
掌握运营系统投入的构成及影响;
掌握运营系统产出的概念及影响;
掌握运营系统转换的概念及影响;
掌握生产率的计算方法;
理解运营管理的目标
4
理论讲授、视频演示
1、2、3
2
服务运营的特殊性
理解服务与产品的区别;
掌握服务运营的特殊性及挑战
2
理论讲授、小组案例讨论
1、2、3
3
竞争力与运营战略
理解竞争战略的概念;
理解运营的战略意义;
掌握运营战略的概念及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掌握营销视角下运营战略的制定方法;
掌握价值活动图的应用
4
理论讲授、小组案例讨论
1、2、3
4
产品设计与开发
理解产品和服务设计的主要目标、产品设计与开发的主要阶段;
理解并行工程的概念和实现方法
2
理论讲授、小组案例讨论
1、2、3
5
运营流程的规划
理解产品专业化布置和工艺专业化布置的优缺点;
理解服务企业常见的几种运营类型及特征
2
理论讲授、小组案例讨论
2、3
6
设施选址与布置
理解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
理解选址中成本分析的方法;
理解选址中收入分析的方法;
掌握因素评分法在选址分析中的应用;
掌握重心法的计算;
掌握运输模型在选址分析中的应用;
掌握设施布局的定性与定量方法
4
理论讲授、小组案例讨论
2、3
7
能力规划
理解运营能力的定义及度量方法;掌握影响运营能力的主要因素;
掌握运营能力的查定方法
2
理论讲授、小组案例讨论
2、3
8
综合计划
理解生产计划体系及各种计划之间的区别;
理解综合计划-主生产计划的关系;
掌握综合计划的逻辑;
掌握能力调节的手段;
掌握需求调节的手段;
掌握综合计划的基本策略;
会计算每种综合计划策略的成本
4
理论讲授、小组案例讨论
3
9
物料需求计划与制造资源计划
掌握MRP原理;
掌握BOM表的绘制方法;
掌握毛需求的计算方法;
掌握净需求的计算方法;
掌握批量准则;
掌握MRP输出变量的计算方法
4
理论讲授、算例模拟演示
3
10
作业计划
掌握流水型生产作业的排序方法;掌握制造业期量标准的内容及制定方法;
掌握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
2
理论讲授、算例模拟演示
3
11
数字化技术在运营管理中的应用
理解数字工厂、数字智造的类型、技术要求、原理及发展趋势
2
理论讲授、视频演示、小组案例讨论
1、2、3
合计
32
四、课程教学方法
集中讲授、视频展示、小组讨论、案例研讨等
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推行多元评价,对本课程所采用的评价和考核方式作具体说明,若采用多种考核方法请分别列出考核评价的方法、内容、考核标准、成绩占比等,考核方法、内容应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1.课程成绩构成与要求
课程考核注重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