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镇流器培训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感镇流器培训资料
1.电感镇流器原理及作用
(1).工作原理:当开关闭合电路中施加220V50Hz的交流电源时,电流流经镇流器、灯管灯丝、器使灯管内惰性气体电离而引起弧光放电(高脉冲电压时间约1ms V~5000V,其确切的电压值取决于灯的类型约1ms V~1500V,氙气灯高压脉冲约1ms V~23000V)在正常发光过程中,镇流器的自感起到稳定电路中电流的作用。电感镇流器是一个铁芯电感线圈,电感的性质是当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则在线圈中将引起磁通的变化,从而产生感生电动势,其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因而阻碍电流的变化,从而起到限制及稳定电流的作用。
电感镇流器由矽钢片、漆包线圈、骨架、底板(外壳)、接线端子等组成。作用:线圈:产生感生电动势。在通电情况下,因线圈存在一定的电阻,会产生电能损耗,产生的热能使电感镇流器温度上升,容易加快镇流器的老化。为了减少线圈中的电阻,投入生产的都是高纯度的电解铜漆包线。矽钢片:整块导体处于变化的磁场中,将在整块导体内部引起感生电流,俗称“涡流”,它将引起电能的消耗,温度上升。在电感镇流器中,为了增强磁感应强度都采用铁芯,但由于涡流的存在,必须使用很薄的彼此绝缘的矽钢片叠压形成的铁芯,而不用整块铁芯,以减少涡流带来的损耗。4.底板:固定、安装作用。骨架:固定线圈、芯片,方便接线的作用。接线端子:起接线作用,把电感镇流器串联接到电路中去。
绕线→焊接引线 → 测试线圈圈数→插入硅钢片→调电流、测试耐压→压扣﹙自动化﹚→测试耐压、测试电流→ 浸漆、烘干﹙自动化﹚→ 上接线端子 → 测试耐压、电流、测试匝间耐压﹙自动化﹚→印→包装
4.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1.?电线发热: ?? 主要是因负载太多、电流大而引起电线发热,施工单位应根据灯盘镇流器的标称电流再乘以1.6倍舜间启动电流来进行设计。有些无经验的施工单位单纯按表面功率来设计,而忽略了电感支架的功率因素只有0.5左右及每个镇流器约有8W的自身损耗。(功率因补偿并不是节能,只有改善电网供电质量,电度表只记录有功功率,不记录无功功率,功率因素补偿分单灯(单机)补偿和集中补偿两种方法。单灯补偿就是每一个灯具并联一只电容器,集中补偿一般在配电房中设立一个自动补偿屏,根据感性负载投入电网运行的多少,能自动投入电容量COSφ保持接近于1的功率因素)。如:40W×3的灯盘10套。单从表面算:它的电流=40W×3×10÷220V=5 .45A而实际上应为:它的电流=(40W+8W)×3×10÷220V÷0.5=13.09A再加上瞬间启动电流=13.09A×1.6倍=20.9A解决办法:增加补偿电容(COSφ—指功率因素)COSφ=40W+4.0uF=0.9 ? ? ? ? ? COSφ=40W +4.5uF=0.95COSφ=30W+3.5uF=0.88 ? ? ? ? COSφ=30W +4.0uF=0.90COSφ=20W+2.5uF=0.75 ? ? ? ? COSφ=20W +4.0uF=0.90加上12uF的补偿电容后的电流=(40W+8W)×3×10÷220V÷0.9=7.27A再加上瞬间启动电流=7.27A×1.6倍=11.63A即:无补偿电容的线路承受电流能力按20.9A以上设计,有补偿电容的按11.63A以上设计。漏电开关跳闸的原因有:(1) 电线负载过多,电流过大引起跳闸,这种情况根据漏电电流是多少来配置灯具的数量,解决办法:a 增加线路功率因素(加补偿电容)b 减少电线负载的灯具数量;c 增大漏电开关的安数(额定工作电流)(2)镇流器出现击穿或灯具电线破损与灯具外壳接触而引起漏电保护,这种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检查,应该可以查出并根据实际进行更换镇流器或维修破损电线来处理。镇流器都是按静音来进行设计的,如果在实际使用中出现噪音:(1) ? 应检查该电压是否220V。新工地因无其它负载电压往往有240V~270V或更高,这时有可能出现轻微噪音,但在电压正常时会自动消失;(2) ? 如果电压正常而出现噪音,要么是镇流器本身有问题,漏磁大与灯具产生共振;要么是灯具安装不牢固、使用密度大、安装高度低、镇流器表面与灯具铁壳太近等综合引起。(3) ? 噪音的国家标准是≤35分贝。在无争议的情况下,在静室内在1米的距离内无听到明显的噪音即为符合要求。使用不久灯管两端即发黑,原因有:(1)灯管质量差,这是市场上经常出现的劣质灯管常有现象,部分甚至长时间启动或启动不了;(2)镇流器启动电流太小,启动冲击时间太长;(3)镇流器启动电流太大对灯丝冲击大,容易使灯管发黑及烧坏灯管。电感镇流器都是按标准生产,如果使用不久灯管两端即发黑,应是灯管质量有问题,与镇流器无关。? 镇流器出现烧坏都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