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直线运动测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直线运动)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7小题;每小题4分,共6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2.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末的速度达到3m/s,则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是( )
A.3m B.4.5m C.9m D.13.5m
3、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架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
A.vt B. C.2vt D.不能确定
4.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
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
A.3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
B.3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C..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南
D.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北
5.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7,刹车线长是14m,则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约是 ( )
A.7m/s B.10m/s C.14m/s D.20m/s
6.用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自由下
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
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 B.t∝ C.t∝ D.t∝h2
7.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3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
B.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
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D.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8.某同学身高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高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10m/s2) ( )
A.2m/s B.8m/s C.6m/s D.4m/s
9.从某一高度相隔1s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在空中任一时刻( )
A.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B.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但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小
10.物体从A点沿直线向B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B之间的距离为s,运动到B的时间为t,则当物体运动时间为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为 B.位移小于
C.瞬时速度等于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等于它在B点时速度的一半
11.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2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2s内该物体的( )
A.位移的大小可能是1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是6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3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7m/s2
12.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的高处同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落地时乙的速度是甲的2倍
B.乙的落地时间是甲的2倍
C.甲、乙两物体在各自下落的第1s内位移相等
D.甲、乙两物体在各自下落的最后1s内位移相等
13、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和B由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
运动过程中,A、B的运动情况为 ( )
A.A的速度一直比B大,B没有追上A
B.B的速度一直比A大,B追上A
C.A在t1时刻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