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_T 01120-2014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聚烯烃弹性纤维与其它纤维的混合物.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59.080.01FZW 04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 01120---2014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聚烯烃弹性纤维与其他纤维的混合物Textiles--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Mixtures of elastolefin and certain other fibres2014-11-01实施2014-07-09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FZ/T 01120—201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纤维检验局、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省长乐市长源纺织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瑜榕、虞学锋、王明葵、赖祥辉、王晓东。
FZ/T 01120--201499. 599. 098. 598. 097. 5710. 6897.0 ↓1 460.1496. 596. 095. 595. 094. 594. 093. 593. 092. 5+92. 0t91. 52 843.7791. 0t90. 590. 089. 589. 088. 588. 087.587. 02 927. 0586.5,14 0003 5003 0002 5002 0001 5001000500波谱值/cm-1图 A.3
FZ/T 01120--2014参考文献[1] FZ/T 01057.2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2部分:燃烧法[2]FZ/T 01057.33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3部分:显微镜法[3]FZ/T 01057.4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4部分:溶解法[4]FZ/T 01057.8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8部分:红外光谱法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聚烯烃弹性纤维与其他纤维的混合物FZ/T 01120—2014*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 总编室:(010行中心:(010者服务部:(010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尉厂印尉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 880×1230 1/16 印张 1字数 20 千字2014年9月第一版 2014年9月第一次印刷书号:155066·2-27259;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FZ/T01120-2014举报电话:(010
FZ/T 01120--2014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聚烯烃弹性纤维与其他纤维的混合物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聚烯烃弹性纤维二组分混合物的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聚烯烃弹性纤维与聚酯纤维、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聚酰胺纤维、维纶、聚丙烯腈纤维、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氨纶、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910.1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第 1部分:试验通则3试验通则按GB/T2910.1规定执行。4原理选择适当的试剂,从已知干燥质量的试样中溶解去除一种组分,将不溶的聚烯烃弹性纤维清洗、烘干、冷却、称重,计算出各组分含量百分率。5 试剂5.1 浓硫酸(p=1.84 g/mL)。5.2硫酸溶液,75%(质量分数):将700mL浓硫酸(5.1)缓慢加人到350mL水中,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加水至1 L。警告:向浓硫酸中加水危险,应向水中缓慢加入浓硫酸,且边加边搅拌。5.3硫酸溶液,50%(质量分数):将400mL浓硫酸(5.1)缓慢加人500mL水中,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加水至 1 L。警告:向浓硫酸中加水危险,应向水中缓慢加入浓硫酸,且边加边搅拌。5.4稀氨水溶液:80 mL浓氨水(p=0.880g/mL)加水稀释至1L。5.5次氯酸钠溶液:在1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中加人氢氧化钠,使氢氧化钠含量为5g/L。该溶液可用碘量法标定,使其浓度在 0.9 mol/L~1.1 mol/L。5.6冰乙酸,馏程为117℃~119℃。警告:该试剂对人体有危害,使用时应采取完善的保护措施。5.7稀乙酸溶液:将5mL冰乙酸(5.6)加水稀释至1L。(/0)()%06088()%0881
FZ/T 01120--2014也可用780mL的98%~100%(质量分数)甲酸(g=1.22g/mL)用水稀释至1L。5.9盐酸溶液,20%(质量分数):将1000mL浓盐酸(p=1.18g/mL)缓慢加人到800mL水中.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