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发布:2024-08-06约6.06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更多精品试卷资料请公众号关注:辽考网

高二第PAGE2页共NUMPAGES10页化学

高二第PAGE2页共NUMPAGES10页化学

更多精品试卷资料请公众号关注:辽考网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

高二年级化学科期中考试试卷

答题时间:75分钟 满分:100

命题人:高二化学组校对人:高二化学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Cl-35.5 Fe-56 Co-59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3’×20=60’)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霓虹灯光、激光、焰火、小孔成像都与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有关

B.通过红外光谱可以得知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或官能团信息

C.可用质谱法快速、精确测定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D.利用X射线衍射仪鉴别金刚石和石墨

2、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乙醛、乙醇、甲苯、1-己烯、苯酚,该试剂是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溴水

C.FeCl3溶液 D.银氨溶液

3、分子式为C5H12

A.4种 B.5种 C.6种 D.8种

4、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乙基丙烷 B.1-丁醇

C.对二甲苯 D.甲基丙烯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只用水就能鉴别苯、、酒精

B.氯丙烷和氯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可以鉴别二者

C.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溶液褪色,两者的反应原理不相同

D.与互为同系物

6、Fe3+的配位化合物较稳定且用运广泛。Fe3+可与H2O、SCN-、F-等配体形成溶液呈浅紫色的Fe

已知:向Co2+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生成蓝色的Co(SCN)4

A.Fe晶体中原子通过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静电作用相结合

B.可用NaF和KSCN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

C.溶液Ⅰ中H2

D.上述实验可得出,与Fe3+形成配合物的能力:

7、下列各项括号内为杂质,后面为除杂质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乙醛(乙酸)——蒸馏

B.乙酸乙酯(乙酸)——分液

C.苯(四氯化碳)——加水振荡、分液

D.乙烷(乙烯)——通过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洗气

8、冠醚在水相和油相均有一定的溶解度,是重要的相转移催化剂。18-冠-6是冠醚的一种,其结构如图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冠-6中氧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

B.表示18-冠-6在水相中结构的是图C而不是图B

C.图D中K+与18-冠-6的空腔大小相近,且与氧原子之间通过范德华力

D.若18-冠-6的部分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与K+形成的超分子稳定性将

9、关于有机物的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O2

B.阿司匹林()加稀硫酸水解后,直接加FeCl3溶液检验产物中的酚羟基

C.用新制氢氧化铜(可加热)可鉴别乙醛、乙醇、苯、甲苯

D.用质谱法(MS)可以鉴别乙醇和二甲醚

注:HNMR——HNuclearMagneticResonance

10、某酯的分子式可表示为CnH2nO2(n

A.15种 B.23种 C.28种 D.32种

11、有机物X→Y的异构化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依据红外光谱可确定X、Y存在不同的官能团

B.除氢原子外,X中其他原子可能共平面

C.类比上述反应,的异构化产物可发生银镜反应和加聚反应

D.含醛基和碳碳双键且有手性碳原子的Y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2、一水合甘氨酸锌是一种矿物类饲料添加剂,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可知甘氨酸易溶于水

B.NH3中H—N

C.该物质中存在的化学键有配位键、共价键、氢键

D.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NOCH

13、有机“纳米小人”风靡全球,其制备过程中涉及的一个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M的一氯代物有5种

B.化合物N中至少有17个原子共平面

C.该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理论上原子利用率为100%

D.化合物P能发生加成、聚合、氧化、还原等反应

14、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下列结构因素不能解释相应物质性质的是

选项

物质性质

结构因素

A

乙醇与钠的反应没有水与钠的反应剧烈

氢氧键极性

B

对羟基苯甲酸的沸点高于邻羟基苯甲酸

氢键类型

C

干冰因易升华而用作制冷剂

共价键强弱

D

水晶柱面上的固态石蜡在不同方向熔化的快慢不同

原子有序排列

15、某抗氧化剂Z可由如图反应制得。下列关于X、Y、Z的说法正确的是

+H2O

A.X分子中有三种官能团

B.Z在碱性环境下水解可得到X和Y

C.Z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D.一定条件下,1molX分别与Br2、H2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3molBr2、5molH2

16、苏轼咏橘“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某实验小组设计提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