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预算支出的合理性.pdf

发布:2020-08-12约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 海 无 涯 预算支出的合理性 财政支出是各级政府在财政年度内的支出总和,财政支出效率包括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 率。资源配置效率是指财政资源按照消费者对最终产品的偏好和预算约束进行配置;生产效 率是指公共商品或劳务供给方的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 实际中人们容易忽视后者而格外强调前者。但是,如果决策者不了解公共劳务的生产效率, 就不可能把资源配置到最佳效率状态,同时,资源配置效率事实上是以生产效率为基础的。 一、我国财政支出效率的现状分析 (一)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财政支出中,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1995-2005 年,我 国财政支出每增长 1%,经济建设费平均只增长0.57% ,经济建设费的增长明显滞后于财政 支出增长。下降速度过快,使国家重点建设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下降。二是近几年来我国财 政支出中农业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下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1995 年为 6.3%,到2005 年下为 5.3%,导致农业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三是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迅猛。1995-2005 年, 全国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由 996.54 亿元增加到 6512.34 亿元,11 年间增长 5.54 倍,机 构编制的急剧膨胀是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迅猛的根本原因。 (二)预算约束软化,编制不合理 1 学 海 无 涯 在我国财政支出管理中,财政支出预算约束软化,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 题十分严重。很多地方根本不按 《预算法》办事,实行赤字预算或随意追加预算支出。同时, 支出预算的编制方法也不尽合理。长期以来,支出预算基本上是按照基数法加增长的方法编 制而成的。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节省很多交易费用和成本,但由于是在承认既得利益的基础上 进行的,容易把以前决策的错误进一步累积,影响了支出安排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三)财政支出监管不严 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非常惊人。预计 2007 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 3.9 万亿元左右,也 就是比上年大约增长 23.2%.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财政监督和管理中存在重收入、 轻支出的现象。由于受传统的计划体制的影响,法制不健全,缺乏真正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 法,资金使用中的浪费现象比较普遍,近几年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就充分说明这一点。 二、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基本思路 (一)建立模拟市场制 解决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思路是建立模拟市场制,即在制度上保证居民对公共产品 或劳务的需求进入决策程序,并且有效地把每个人的偏好集合为共同的偏好。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政府的权力边界在哪里。政府的权力很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 代,政府几乎包办了经济中的全部事项,结果证明是低效率的。而今我们所建立的社会主义 2 学 海 无 涯 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地位,这意味着政府的、企业的和居民的“产权”都 要重新界定,在此过程中完成政府职能的归位,明确什么应由市场去干,什么由政府来完成。 只有市场经济的基础地位确立了,财政支出效率才能有保证。其次,要考虑的是政治决策制 度。只要财政的资源配置是真正代表公共福利改进的,它就是有效率的;反之,则意味着无 效率或效率损失。在市场机制中,人们通过货币投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偏好,这被斯密形 象地描述为“看不见的手”的引导而在非市场机制下的财政资源配置领域,由于公共产品或 劳务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搭便车”的情况会阻碍人们对偏好的正确表达。在实际 操作中是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方式来形成公众利益,虽然对公众利益如何产生的问 题仍有争议并且投票的方式本身也有缺陷,但在目前却没有更好的方式来替代它。由此可见,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与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密切相关,应引起充分重视。 (二)模拟公司制的委托代理制度 解决生产无效率的基本思路是模拟公司制的委托代理制度。公司制的委托代理制度是在 产权清晰的前提下明确责任和权益,公共部门也可采取这种方法来解决生产无效率。通过对 职能机构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