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砖胎膜技术交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GJ 0.1-2-5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交底时间 工程部位 砖胎膜工程 交底对象 交 底 人 接 收 人 参加交底人员 内 容
(注:技术交底内容:1.施工准备、2.操作要点、3.质量标准、4.安全事项)
一、施工准备
1、材料:砖、水泥、砂。
主要机具:搅拌机、手推车、大铲、瓦刀、线坠、线绳、卷尺、皮数杆、灰槽、水准仪、塔尺、磅秤。
作业条件:
1)基坑槽的开挖尺寸已复核,符合设计要求,标高检查合格,周围有足够的砌砖空间。
2)轴线已复核,并经监理验收无误。
3)皮数杆按要求制作完成,并已安放到位,承台四角各放一根,地梁胎膜皮数杆两端各放一根,异形承台按需要安放皮数杆。
二、操作要点
(一)工艺流程
抄平放线→立皮数杆→送砖及砂浆→排砖摞底→砌砖→复测水平标高和修砖缝→抹灰→清理落地灰→验收交下道工序施工。
(二)施工要点
1、砖胎膜厚度240mm。
2、砌筑砂浆强度M5,配合比采用重量比按(水:水泥:砂)1.41:1:6.59,水泥计量精度为±2%,砂精度为±5%。砂浆应随拌随用,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小于2分钟。
3、放出轴线引出砖胎膜边线,并根据测定的水平点,立好皮数杆。标高及轴线应采用测量人员交付的基准点及轴线。四周标高为-10.1m,承台与地梁及底板交接处砌至垫层顶标高。
4、底层摆好砖后按照皮数杆上所刻的砖层数砌筑,砌筑时上下层应错缝,转角处及交接处同时砌筑,不得留直槎。
5、承台与梁砖胎膜相连时应同时砌筑,后来连接砌筑时砂浆要饱满,接头部位的残留砂浆应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留置梁孔口时,其位置、标高应与设计图纸中一致。
6、砌筑完成后应及时清理落地灰及墙面。
7、砖胎膜内侧及顶面抹灰采用1:2.5水泥砂浆,厚度不超过15mm。
8、抹灰前应提前浇湿砖墙,水泥砂浆表面应光滑,无砂眼、起砂、空鼓等质量缺陷。
9、砖胎膜内侧抹灰时,阴阳角应做圆弧形,阴角圆弧半径25mm、阳角圆弧半径15mm。
10、砖胎膜抹灰完成将场地清理干净且通过自检合格后,及时上报项目部验收,交下道工序施工。
三、质量标准
1、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砌体的砂浆必须饱满密实,砖砌体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转角处严禁留直槎。
3、允许偏差如下:
4、成品保护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轴线位移
5
垂直度
2
表面平整度
3
水平灰缝厚度
2
1)砖胎膜砌筑完毕以后,应注意与回填土相连部位情况,避免在该部位进行剧烈工作,以免造成墙体失稳。
2)砖胎膜抹灰施工完后,在未铺防水卷材前,不得破坏砂浆找平层。
3)在砖胎膜未经验收之前,对标高及轴线控制桩应注意保护,不得碰撞。
四、安全事项
1、停放搅拌机械的基础要坚实平整,防止地面下沉,造成机械倾倒。
2、进入施工现场,要正确穿戴安全防护用品。
3、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不得酒后作业。
4、工人上下坑作业时,必须按指定路线上下,不得随意跳下和往下扔东西。
5、施工中需要使用电源时应找专业电工接线,严禁私接电源。
6、深基坑周边施工时,安排专人监视边坡,如出现异常,立即通知人员疏散,远离危险区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