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 食管癌.doc

发布:2017-06-03约2.9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食管癌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全世界每年约有22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病死者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且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人群发病者有增长趋势。 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优势食管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据1874~1976年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我国食管癌男女合计粗死亡率为16.7/10万,世界人口死亡率为23.40/10万,仅次于胃癌,列第2位。1980年我国男性食管癌发病率为21.0/10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第2;女性发病率为12.3/10万,为第3位。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病率很高,如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及陕西诸省食管癌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高居首位。 食管癌的发生于亚硝胺慢性刺激、炎症与创伤,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微量元素含量有关。此外,食管癌在我国的高发区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研究证明遗传因素在食管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峰值图 (由北方中心提供) 基因检测结果: 本中心检测食管癌易感基因位点共2个位点,其中A0402 A040201基因位点易感度为正常人群2.1倍,属于轻度易感人群。建议您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进行相应的预防保健,会降低或避免患病风险。 基因检测结果 (北方中心提供) 疾病 基因 位点 基因型 患病风险 易感度 重视度 食管癌 — ● + ● ++ ● +++ ● 研究表明,食管癌与以下基因密切相关:(请北方中心提供) 本疾病相关知识简介 食管癌(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流行病学 (请北方中心提供)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⑴饮食结构不合理: 食道癌的发生与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是分不开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禁食辛辣、热汤、粗硬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尤其是具有食管炎症的患者,这些不良刺激可能会引起食管黏膜损伤,反复损伤可造成黏膜增生、间变,最终导致癌变。 长期吸烟酗酒: 烟草中含有大量的亚硝胺等致癌物质,吸烟导致这些致癌物质在体内积蓄,增加患食道癌的危险性,饮酒与吸烟协同致癌作用。 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摄入: 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典型的致癌物质,大量摄入腌渍、腌熏等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可增加食道癌发生的几率。 霉菌食物的摄入: 发霉变质的食物中含有大量串珠镰刀菌毒素, 食用含有霉菌的食物, 是致癌的原因之一,与亚硝胺有促癌的协同作用。 B1、维生素B2、维生素A和维生素C。维生素A与维生素B2缺乏可引起上皮增生,维生素C可阴断亚硝胺的作用。食物中微量元素如铜、锰、铁、锌含量较低亦与食管癌发生有关。 ⑹遗传因素: 食道癌患者具有明显的家族性聚集现象,这种现象多是由于遗传因素或家庭成员长期接受同一环境致癌因素所致。家族性显著的食道癌患者具有症状重、疗效差、病程短的特点。 食物逆流: 一般为胃食道的逆流,食道下端长期受酸性物质的刺激,上皮细胞逐渐发生变化,引起食道炎症,久而久之可诱发食道癌的发生。 Barrett食管(末端食管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代替)等均有癌变的危险。 (9)饮食习惯: 食管癌病人与进食粗糙食物,进食过热、过快有关,因为这些因素致食管上皮损伤,增加了对致癌物易感性。长期饮酒及吸烟者食管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食道癌的病因比较复杂,日常生活中应多了解一些医学保健意识,一旦出现吞咽困难、疼痛、呕吐、声音嘶哑等早期症状应及时就医,争取做到食道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根本上有效预防食道癌的发生。 ? 1、食管癌早期症状 ⑴梗塞感。一般因大口吞下米饭、馒头、烙饼、红薯等食物引起哽噎感或憋闷感。这一症状不经治疗即自行消失,但隔数日或数周后可再次出现,以后次数日渐增多,哽噎程度也逐渐加重。胸骨后疼痛。进食时胸骨后及心窝部有疼痛感,其性质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摩擦样疼痛。当咽下粗糙、过热、刺激性强(如辣椒、烈性酒等)食物时,疼痛加重。起初比较轻微,出现次数较少,以后可反复出现,疼痛加重。据统计,约50%早期食管癌病人有这种症状。食管内有异物感。进食时有食物在食管内停留的感觉,不疼痛。有的病人即使在非进食时也感到食管壁似有菜叶碎片或米粒样物贴附,吞之不下。食物滞留感。吞咽下食物后会感到食管口变得狭窄、紧缩,食物下行缓慢,甚至停留在食管内。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30%的病人吞咽干燥或粗糙食物时出现此种症状。晚期症状咽下困难:进行性咽下困难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但却是本病的较晚期表现。 食物反应:常在咽下困难加重时出现,反流量不大,内含食物与粘液,也可含血液与脓液。 当癌肿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侵犯膈神经可引起呃逆或膈神经麻痹;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可出现气急和干咳;侵蚀主动脉则可产生致命性出血。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