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探测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下管线探测报告
管线探测报告
探 地 雷 达 法 地 下 管 线 探 测 报 告
报告编号:
报告总页数:6页(含本页) 报告日期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厦门市 委托单位: ------ 检测日期:
厦门市艾德航空工业园停车场建设工程
探地雷达法地下管线探测报告
检测人: 报告编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声明: 1.本探测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 2.如对本探测报告有异议,可在报告发出后20 天内向
本检测单位书面提请复议。
3.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
1、工程概况
厦门市艾德航空工业园停车场建设工程场址面积约600m2,场址内地面平整,地表以下2~3m深度主要为回填土,4~6m深度主要为粉质粘土。
2、探测对象描述
厦门市艾德航空工业园停车场建设工程场址内埋设的管线为塑料材质管线,管线内铺设工业园供电用电线,管线铺设走向单一,埋设深度在1.0~1.5m,管线直径10cm~20cm,满足探测条件。
3、技术依据
a.《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CJJ61-2003。
4、探测设备及原理
4.1 探测设备
本次探测采用了意大利产RIS K2型探地雷达,天线选择了80MHz中频屏蔽天线,场址条件下最大探测深度可以达到8~10m(勘探深度随地下介质的介电常数不同而变化)。
4.2 探测原理
探地雷达作为工程物探的一项新技术,具有连续、无损、高效和高精度等优点。探地雷达由一体化主机、天线及配套软件等部分组成,根据电磁波在有耗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探地雷达以宽频带短脉冲的形式向介质内发射高频电磁波,当其遇到不均匀体(界面)时会反射部分电磁波,其反射系数由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决定,通过对雷达主机所接收的反射信号进行处理和图像解译,达到识别隐蔽目标物的目的(见图一)。
数据采集
雷达可测量信号到达目标的传输时间,利用传播速率计算出目标的距离
双曲线雷达图 当满足下面条件时,隐蔽物可由雷达探出:
在天线信号范围之内信噪比适当
图一探地雷达工作原理示意图
电磁波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是不变的 ,因此根据探地雷达记录上的地面反射波与反射波的时间差ΔT,即可据下式算出异常的埋藏深度H:
H?V??T
式中,H即为目标层厚度;
2 (1)
V是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其大小由下式表示:
V?C(2)
式中,C是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ε为相对介电常数,取决于地下各层构成物质的介电常数。
雷达波反射信号的振幅与反射系数成正比,在以位移电流为主的低损耗介质中,反射系数r可表示为:
r?
式中,ε1、ε
1?2 (3)
1?2
2为界面上、下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反射信号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上、下层介质的电性差异,电性差异越大,反射信号越强。
雷达波的穿透深度主要取决于地下介质的电性和中心频率。导电率越高,穿透深度越小;中心频率越高,穿透深度越小,反之亦然。
5、现场探测
5.1 参数设置
? 扫描速率: 850扫 ? 脉冲重复频率:80MHz ? 时窗: 100nsec ? 采样点数: 1024 ? 叠加数: 20 ? 纵向分辨率: 5psec ? 水平采样间隔: 1cm
5.2 测线布置方案
鉴于管线铺设走向单一,现场测线布置以纵向布线为主,首先在现场选定一条直线作为所有测线起点,管线位置可以通过雷达灰度图上的测距功能得到,位置定位后现场打桩或喷漆做标记。
图二 测线布置示意图
6、探测结果
6.1 雷达附图
测线L1
篇二: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
XX 市 地 下 管 线 探 测
技术总结
XXXXXXXXXXXXXXXX
XXXX年XX月
编写单位:
编写者:
审批单位: 审批者:
XX市地下管线探测
技术总结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年XX月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 1
1.1 工程目的 .............................................................................................................................. 1 1.2 工程要求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