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B
安徽省国土资源行业标准
DB/T 001—2008
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
前 言 5
1 总 则 6
1.1 目的 6
1.2 适用范围 6
1.3 基本原则 6
1.4 引用标准 6
1.5 基本术语 7
2 建设目标 9
2.1 总体目标 9
2.2 具体目标 9
2.2.1土地平整工程 9
2.2.2灌溉与排水工程 9
2.2.3道路建设工程 9
2.2.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9
2.2.5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工程 10
3 建设条件 10
3.1 合法性 10
3.2 基础设施 10
3.3 水土资源 10
3.4 其他 10
4 工程类型区和工程布局 10
4.1 工程类型区 10
4.1.1 一级工程类型区 11
4.1.2 二级工程类型区 12
4.2 工程布局 15
4.3 工程体系 16
5 土地平整工程 17
5.1 一般规定 17
5.1.1 耕作田块布置 17
5.1.2 土地平整单元 17
5.1.3 田面平整度 17
5.1.4 田面坡度 17
5.2 耕作田块修筑工程 17
5.2.1 条田 17
5.2.2 梯田 18
5.3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 19
5.3.1 土体构型建造 19
5.3.2 表土保护 19
5.3.3 客土填充 19
5.3.4 耕作层地力保持标准 19
6 灌溉与排水工程 19
6.1 一般规定 19
6.1.1 工程等级划分 19
6.1.2 灌溉标准 20
6.1.3 排水标准 21
6.1.4 灌溉水质 22
6.1.5 灌溉水利用系数 22
6.1.6 坑塘取舍的一般规定 23
6.2 水源工程 23
6.2.1 塘堰(坝) 23
6.2.2 农用井 25
6.2.3 小型拦河坝(闸) 27
6.3 输配水工程 27
6.3.1 明渠 27
6.3.2 管道 30
6.3.3 地面灌溉 31
6.4 喷微灌工程 32
6.4.1 喷灌 32
6.4.2 微灌 33
6.5 排水工程 34
6.5.1 明沟排水 34
6.5.2 暗渠(管)排水 36
6.6 渠系建筑物工程 38
6.6.1 一般规定 38
6.6.2 水闸 39
6.6.3 渡槽 40
6.6.4 倒虹吸 41
6.6.5 农桥 41
6.6.6 涵洞 42
6.6.7 跌水与陡坡 43
6.6.8 放水口 43
6.6.9 量水设施 43
6.7 泵站及输配电工程 44
6.7.1 泵站 44
6.7.2 输电线路 46
6.7.3 配电装置 46
7 田间道路工程 48
7.1 一般规定 48
7.1.1 田间道路类型 48
7.1.2 田间道路布置 48
7.2 田间道 48
7.3 生产路 49
8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49
8.1 一般规定 49
8.2 农田林网工程 50
8.2.1 农田防风林 50
8.2.2 护路护沟(渠)林 50
8.3 护堤工程 51
8.3.1 适用范围 51
8.3.2 技术标准 51
8.4 田塝工程 51
8.4.1 适用范围 51
8.4.2 技术标准 51
8.5 坡面防护工程 52
8.5.1 截水沟 52
8.5.2 排洪沟 52
8.6 沟道治理工程 53
8.6.1 谷坊 53
8.6.2 沟头防护 54
9 采煤塌陷复垦工程建设标准 55
9.1 一般规定 55
9.2土地复垦模式及措施 55
9.2.1削高垫低 55
9.2.2挖深填浅 56
9.2.3煤矸石回填 56
9.2.4粉煤灰充填 56
9.3土地平整工程 56
9.3.1耕作田块修筑工程 56
9.3.2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 56
9.4灌溉与排水工程 57
9.4.1水源工程 57
9.4.2输配水工程 57
9.4.3喷微灌工程 57
9.4.4排水工程 57
9.4.5渠系建筑工程 57
9.4.6泵站及输配电工程 57
9.5田间道路工程 57
9.6农田防护林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57
9.7养殖水面建设标准 57
9.7.1水产养殖类型的选择 57
9.7.2水产养殖水体用地选择 58
9.7.3渔业生产设施布局 58
前 言
为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质量,引导土地开发整理资金合理使用,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本标准分为总则,建设目标,工程类型区与工程,,共章节,内容覆盖省土地开发整理涉及的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及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方面。
本标准本标准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