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底材料对Ti膜形貌及结构的影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衬底材料对Ti膜形貌及结构的影响
付文博,刘锦华,梁建华,杨本福,周晓松,程贵钧,王维笃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 绵阳 621900)
摘 要:使用电子束蒸发法在抛光Mo、石英和单晶硅衬底上沉积Ti薄膜,并用SPM、XRD及SEM对衬底及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i膜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受衬底材料影响较大。抛光Mo衬底上的Ti膜表面有微小起伏,断面处发现Ti膜先在衬底形核,后以柱状颗粒的形式竖直向上生长;抛光石英衬底上的Ti膜表面平整,颗粒与界面清晰可见,在界面处有一层等轴晶;粗糙度最低的单晶硅基片上沉积的Ti膜表面反而最粗糙,通过XRD分析发现有TiSi2的峰存在。
关键词:衬底;储氢薄膜;电子束热蒸发;形核;薄膜生长
中图法分类号:T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85X(2016)03-0623-06
固态薄膜以其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影响膜结构的因素有沉积方式[1]、衬底结构、衬底温度[2]以及沉积速率[3]等。Ti薄膜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4],抗氢脆性能力强,材料丰度高成本较低廉,作为储氢材料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同时Ti的氢同位素效应也使其成为核工业中的一项重要应用[5,6]。
M. Hutha和C. P. Flynn在MgO(111)和Al2O3(0001) 2种衬底上制备Ti膜,并使用RHEED和AFM分析了不同温度下沉积Ti膜的结构及表面形貌[7]。衬底的晶粒取向[8,9]及表面形貌[10]是影响薄膜生长的关键因素。一般选用熔点高、在氢气氛中强度好和吸收氢同位素少的金属作为储氢薄膜的衬底[11],但是考虑到衬底加工及镀膜后分析测试样品的制备,也常使用单晶硅、石英、NaCl、Al2O3等材料作为衬底。为了从不同类型衬底的表面形貌、物相结构以及成膜机理方面研 究多晶薄膜的生长,实现用衬底对Ti膜结构的调控。本研究选用多晶金属Mo、非晶石英以及单晶硅3种典型的材料作为衬底,研究了Ti膜的表面形貌,物相结构以及界面的分布。
1 实 验
原材料选用的是Ti,纯度99.99%,滚轧钢板。首先根据实验需求对板材进行机械加工,经切割之后的金属样品表面会存在油污、氧化层等覆盖物。为去除表面的油污,将样品放入NaOH溶液煮沸,同时需不停地搅拌以防溶液暴沸。油污清表1 样品膜厚及附着状态
Table 1 Film thickness and adhesion condition of samples
Substrate material Mo Quartz Si Film thickness/μm 1.8 7.02 10.81 1.62 7.06 10.38 1.68 7.03 - Adhesion conditions Well Well Well Well Alice edge Peeling Well Peeling Peeling
石墨材料,步长0.04°,时间1.0 s,连续扫描方式,发射狭缝1°,接受狭缝2°,角度范围20°~90°。
采用精工SPA300HV扫描探针显微镜(SPM)观察了抛光Mo、石英、单晶硅衬底及Ti薄膜的粗糙度。使用CamScan公司Apollo300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Mo衬底上Ti膜的断面,其分析电压10 kV。使用Emitech SC7620喷金仪对石英和硅衬底沉积Ti膜断面喷金,并用德国蔡司仪器公司的Ultra 55场发射扫面电子显微镜(FSEM)观察断面。
2 结果与讨论
2.1 衬底材料对Ti膜粗糙度及形貌的影响
使用AFM测试了各种衬底及薄膜的表面形貌,测试面积均为10 μm×10 μm。如图1a、1b、1c所示,抛光Mo基片表面较为平整,但有明显的凹坑存在,这些小凹坑可能是机械抛光时使用的酸性研磨液对Mo表面腐蚀产生,石英衬底表面平滑但是有较多微小的划痕,抛光硅衬底表面平整度较好,表面存在微小的颗粒。
图1d、1e、1f、1g、1h、1i分别为在不同衬底上沉积Ti膜的3D图谱和平面图。发现Mo衬底上沉积的Ti膜表面致密存在较小的凹坑与凸峰,起伏高度在73.81 nm内;膜面由大小均匀的颗粒组成,颗粒尺寸在纳米量级。而石英上沉积的Ti膜将衬底划痕覆盖,表面平整,起伏高度小于55 nm,从3D和平面图上均可以看到不规则形状晶粒且晶粒边界清晰,晶粒尺寸范围为0.5~3 μm。Ti在抛光石英衬底上的生长克服表面形貌的影响,长出了平整度较为光滑的薄膜。单晶
图1 不同衬底及薄膜的AFM形貌
Fig.1 AFM morphologies of substrates and films: (a) Mo substrate, (b) quartz substr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