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滑坡与边坡灾害防治技术简介-王恭先.ppt

发布:2017-11-22约6.22千字共7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 要 内 容 Main Content 1 中国的滑坡与边坡灾害 1 Landslide and slope disasters in China 2 滑坡与边坡灾害防治研究的三个阶段 2 Three Stages of landslide and slope disaster control research 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3 Main contents and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4 目前的研究特点和发展方向 4 Research characteristic at present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future 中国近二十年来滑坡灾害实例 海石湾煤矿上工业广场滑坡 斜坡运动的简要分类 斜坡变形的分类 滑坡综合分类表 滑坡的成因 中国易滑坡地层汇总表 坡体结构类型与滑坡的破坏模式 滑坡的发育阶段 1. 局部失稳的蠕动挤压阶段(K1) 2. 整体失稳的匀速滑动阶段(K=1) 3. 急剧滑动至破坏阶段(K1) 4. 滑后固结压密阶段(K1) 影响土体抗剪强度的因素 1.应力状态和应力路径 2. 应变 3. 孔隙水压力 4. 加荷速率和受力时间 5. 土体的不均匀性和不等向性 结论: 1. 粘性滑带土的残余强度随土中粘粒含量增大而减小; 2. 残余强度与土的原始受力状态及原始密度无关;故可用重塑土求其残余强度; 3. 国内外测定残余强度的差别; 4. 不同仪器和方法所测残余强度的差别; 5. 粗颗粒含量对残余强度的影响。 滑坡的发生机理 1.滑带土孔隙水压力变化理论; 2.斜坡应力状态改变理论; 3.渐进破坏理论; 4.震动液化理论; 5.软岩挤出理论。 滑坡的运动特征及高速滑坡形成的条件 滑坡的运动特征 1. 缓慢蠕动型 2. 匀速滑动型 3. 间歇性滑动型 4. 高速滑动型 高速滑坡的形成条件 1. 具有相当大的高差(100m); 2. 具有相当大的体积(100万m3); 3. 具有较陡的滑面坡度(20°); 4. 具有较大的峰残强度差(比值大于2); 5. 具有较高的滑坡剪出口; 6. 滑坡前方有开阔地形。 浅层滑坡 中层滑坡 厚层滑坡 巨厚层滑坡 层面滑坡 堆积面滑坡 构造面滑坡 同生面滑坡 粘性土滑坡 黄土滑坡 堆积土滑坡 堆填土滑坡 岩石滑坡 破碎岩石滑坡 按滑体厚度 按主滑动面成因 按滑体物质 (一)地形条件 (二)地质条件 1、地层、岩性 2、坡体结构和滑带地层 3、地质构造 4、水文地质条件 (三)作用因素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 构造破碎带 构造面 构造破碎岩 破碎岩滑坡 构造面 各种混合岩 混合岩类滑坡 各地区 构造面、层面、风化界面 玄武岩、流纹岩、凝灰岩等 火山岩类滑坡 各地区 片理面、构造面、风化界面 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板岩等 变质岩类滑坡 各地区 顺层面 砂页岩夹煤层、碳酸盐岩夹煤层 煤系地层滑坡 各地区 顺层面、切层面 石灰岩、大理岩夹页岩、泥灰岩地层 碳酸盐岩滑坡 各地区 顺层面、切层面 砂岩、页岩、泥岩互层地层 砂、页、泥岩滑坡 岩 质 滑 坡 青海省 顺层面、切层面 共和组粉砂岩、粘土岩 共和组滑坡 四川西南部 顺层面、基岩顶面 昔格达组粉砂岩、粘土岩 昔格达组滑坡 半成岩地层滑坡 交通、水利、工矿场地 同生面、老地面、不同堆填界面 各种人工堆弃、堆填土(石) 堆填土滑坡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山西地区 同生面、基岩顶面 裂隙粘土、灰色粘土、红土、下蜀土 粘性土滑坡 黄河中、上游地区北方诸省 同生面、不同黄土界面、基岩顶面 各种黄土,含钙质结核,古土壤和砂铄层 黄土滑坡 河谷缓坡地带 堆积层面、基岩顶面 崩积、坡积、洪积、冰碛 、残积极部分冲积物 堆积土滑坡 土 质 滑 坡 分布地区 滑面特征 岩土组合类型 滑坡的类型 顺构造面滑动 顺构造面滑动 1. 似层状结构 2. 眼球状结构 块状结构 6 旋转滑动 顺构造面滑动 1. 碎块状结构 2. 碎裂层状结构 碎裂状结构 5 切层滑动 倾倒—切层滑动 1. 缓倾层状结构 2. 陡倾层状结构 反倾层状结构( α≥10°) 4 顺层滑动 顺层滑动 顺层滑动 顺层—切层滑动 1. 黄土顺倾层状结构 2. 堆积土顺倾层状结构 3. 岩层缓倾层状结构 4. 岩层陡倾层状结构 顺倾层状结构( 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