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可以与O2结合,随血液循环将O2运输至人体各处的细胞,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下图为喜马拉雅登山队的队员们在为期110天的训练过程中随运动轨迹改变(虚线),红细胞数量变化过程。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海拔高度增加,人体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B.血液中的O2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组织细胞
C.红细胞数量增加,利于增强机体携带氧的能力
D.返回低海拔时,人体红细胞对高海拔的适应性变化会逐渐消失
2.在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2,4-二硝基苯酚(DNP)能抑制ATP合成过程,但对水的生成没有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P不会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B.DNP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
C.DNP作用于肌细胞时,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
D.DNP能抑制人体血液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进而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过程
3.某高等植物细胞呼吸过程中主要物质变化如图,①~③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植物为玉米,则③只发生在玉米胚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
B.该植物②过程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C.等量的葡萄糖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丙酮酸的量不同
D.只给根部细胞提供同位素标记的H218O,在O2和CO2中能同时检测到18O
4.某小组将叶绿体破坏后,将离心得到的类囊体悬浮液和叶绿体基质分别放入4支试管中,给予试管①②光照,将试管③④置于黑暗条件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①②对照能说明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上
B.试管③④对照能说明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C.4支试管中只有试管①能产生氧气
D.若向④加入①的悬浮液,通入CO2后有有机物合成
5.下列关于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接种用具都需要进行严格灭菌 B.都只用于固体培养基接种
C.接种培养后都能获得单个菌落 D.都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6.取小鼠(2n=40)的1个精原细胞,诱导其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取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转入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至早期胚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10个四分体,每个四分体的DNA均被3H标记
B.减数分裂形成的每个精子中有10条染色体被3H标记,10条未被标记
C.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被3H标记的染色体有20条
D.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被3H标记的染色体有10条
7.工业废水中的物质甲在某些厌氧细菌的作用下可转化为物质乙,物质乙的毒性较大,脂溶性高,较稳定,易被生物吸收和积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工业废水随意向河流排放会导致海洋污染
B.给水体通气不利于降低水体中物质乙的含量
C.水体中的厌氧细菌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物质乙可沿着食物链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
8.(10分)下列有关细胞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膜上均有糖蛋白,其作用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大小呈负相关
C.细胞中核糖体和高尔基体都参与了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
D.细胞分化、细胞衰老与细胞凋亡都是细胞正常生命历程
二、非选择题
9.(10分)紫藤具有生物量大,生长快,寿命长和能固氮等众多优点,是一种优质观赏豆科植物。某兴趣小组研究了重金属Pb污染严重地区的紫藤生长状况,其中图甲是提取和分离紫藤叶片中色素实验,图乙是研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紫藤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分离叶绿体宜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紫藤叶片中色素主要存在于紫藤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中,图甲试管能检测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能检测到细胞呼吸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2)参照图乙可知,紫藤可以生存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图乙中的“光合作用消耗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表观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或“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3)研究显示,在重金属Pb浓度达到10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