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初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初探
□
覃茜茜
指标,则标准库存成本为两者得乘积。
摘
要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企
3.物流管理费用预算标准。物流管理费是指进行物流的计
业的重视,降低物流成本是增加企业利润的重要途径之
一,本文通过介绍两种物流核算的方法原理,希望能过
帮助企业更加准确的核算物流成本。
关键词 物流成本 标准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
一般情况下,衡量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如何,主要是看
该国物流成本占 GDP 比重高低,比重越低,说明该国物流发展
水平就越先进。2007 年我国物流总费用超过 4.23 万亿元人民
币占 GDP 的 18.2%。而与我国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物流比
重约为 GDP 的 10%,目前,我国企业界对物流的成本管理只是
刚刚起步阶段,很多企业都采用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许多隐藏
的物流成本没有被正确的计算,造成企业通过物流成本控制而
改善物流现状的目的无法实现。本文介绍了集中目前可操作的
物流成本分析方法,希望能对企业界物流的成本控制提供一个
可操作的理论工具。
一、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把成本的计划,控制,计算和分析相结合的一
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根据企业的年度利润目标事
先编制预算。制定生产各种产品的标准成本,以此作为衡量实
际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尺度。
企业物流成本预算标准建立:
物流成本是指由于物品移动而产生的运输,包装等费用。
它还包括了从生产企业内部原材料的采购、供应开始,经过生产
制造的成品,产成品的仓储,搬运,装卸,包装,运输以及在消费
领域发生的验收,分类,仓储,保管,配送,废品回收等发生的所
有成本。根据物流成本的属性和特点,将其划分为:运输成本,
仓储,库存成本,物流管理费用。
1.运输成本预算标准。运输工具与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
运输成本。在一定的供应量与需要量下,物流企业可以根据不
同的运输工具制定标准,选择每天的路程作为运输的数量指标,
选择每天的运输费用以及其他管理费用作为运输成本的质量指
标,那么,标准运输成本即为两者的乘积。但是,当供应量与运
输量不确定的时候,可以选择运输量(吨公里)作为运输成本的
数量指标,运费率(元、吨公里)作为运输成本的质量指标,此时
运输标准成本即为两者的乘积。
2.仓储及库存成本预算标准。仓储及库存成本与储存商品
的价值大小、储存量、保管条件及保管时间等有关系。物流企业
可以按照常规将商品分为 ABC 三类,在各类商品下,分别以库
存量作为库存成本的数量指标,库存费用作为库存成本的质量
划、调整、控制、监督、考核等活动所需用的费用。物流企业可以
选择工作量作为物流管理费的数量指标,管理费分配率作为物
流管理费的质量指标,标准物流管理费用为两者的乘积。
二、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也称为活动成本法是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础,
通过对作业 Activity 进行动态的追踪,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
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方法。基本原理是:
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
需要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
作业成本法核算的步骤:
1.分析确认企业的资源。物流成本的计算首先就是要分析
各项物流活动消耗了哪些资源,资源在作业的基础上确定,每项
作业必然涉及到相关的资源,对企业来说资源就是在一定时期
内为提供物流服务而投入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
2.分析确定物流作业。作业是组织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
的资源消耗地工作,说明了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如何被消耗的。
3.确认资源动因。作业决定着资源的消耗量,这种关系叫
做资源动因,资源动因联系着资源和作业,将物流资源分配到各
个物流作业中心,形成物流作业成本库。
4.确认作业动因。作业动因反应了成本对象对作业消耗的
逻辑关系,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选择作业动因,设立成
本库,每个成本库汇集他所在的作业中心因作业而引发的成本。
5.作业中心成本归并。资源费用依据资源动因细数分配到
作业纸上,形成作业中心。
根据作业成本基本原理: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可
以得到:
单位物流成本成本 作业数量×单位作业成本 作业数量×
资源动因×资源动因成本分配率;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产品品种结构复杂。因此,正确的核
算产品的物流成本进而辅助产品定价,客户赢利性分析等具有
重要的意义。比较两种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看出,作业成本法使
成本控制和分析更加具有科学性,对间接成本的分配更为合理,
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比例较高的间接费用得到正确归纳。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06 级企业管理硕
士班
参考文献:
[1]韩庆兰,朱晓莉“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财会月刊,2004.A5.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