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玻璃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钢化玻璃概述 钢化玻璃(Tempered glass/Reinforced glass) 属于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 钢化玻璃的历史 1、20世纪20年代出现具有实用价值的玻璃。 2、1931年,实用化钢化玻璃产生,是法国圣哥班的专利。为 垂直钢化法和燃气炉弯钢化法。 3、70年代,水平辊道钢化玻璃技术产生,推动了钢化玻璃技术 的迅猛发展。 4、1909年,亨利.福特首次在汽车上使用玻璃做为前风挡玻璃。 5、20世纪50年代,美国最先采用曲面钢化玻璃作为汽车前风挡 玻璃。 6、1961年区域钢化玻璃技术问世,日本、美国、德国开始用区 域钢化玻璃作为前风挡玻璃。 7、2002年12月,中国对安全玻璃进行3C认证。 钢化玻璃的种类 1、按生产工艺分类:垂直法钢化玻璃和水平法钢化玻璃 。 2、按玻璃原片分类:普通钢化玻璃和吸热钢化玻璃等。 3、按形状分类:平面钢化玻璃和曲面钢化玻璃。 垂直法钢化玻璃和水平法钢化玻璃 垂直法钢化玻璃: 垂直法钢化玻璃工艺,也叫做玻璃吊钢化工艺。作为早期钢化玻璃生产工艺的一种形式,至今仍被玻璃加工厂家广泛采用,特别是用于生产汽车的前后窗挡风和家电、建筑装饰行业的双曲面钢化玻璃和区域钢化玻璃领域。 制作过程:将玻璃吊起,然后按加热,成形,淬冷等工艺生产的钢化玻璃,其中加热方式有两种:电加热和燃气加热,冷却时采用风冷却。成形方式:用阴膜和阳膜的对压完成,阴膜和阳膜上有吹风孔,吹风孔一般为矩形排列。 质量特点:钢化后的玻璃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自爆的现象,此种现象在吊钢化的生产中比较常见. 水平钢化玻璃: 水平钢化玻璃最大特点是采用了水平辊道输送玻璃原片。在加热电炉中,玻璃与输送辊道及玻璃本土存在传导换热。换热分为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即:输送辊道与输送玻璃的过程中,热由辊道传递到玻璃表面,玻璃表面将热量进一步传递给内成,直到温差消失为止。 水平钢化玻璃在电炉的加热是以辐射热为主,其辐射热波长在2.7~4.5μm范围内,玻璃是完全吸收的。玻璃快速加热关键是提高加热元件在钢化温度范围内的波长,使之能够有效被玻璃吸收。综合采用提高辐射效率,设置强制对流,增大传导换热面积的方法,可以缩短加热时间,有效利用加热热量,可达到快速加目的 普通钢化玻璃和吸热钢化玻璃 普通钢化玻璃: 强度较之普通玻璃提高数倍,抗弯强度是普通玻璃的3~5倍,抗冲击强度是普通玻璃5~10倍,提高强度的同时亦提高了安全性。使用安全,其承载能力增大改善了易碎性质,即使钢化玻璃破坏也呈无锐角的小碎片,对人体的伤害极大地降低了. 钢化玻璃的耐急冷急热性质较之普通玻璃有2~3倍的提高,一般可承受150LC以上的温差变化,对防止热炸裂有明显的效果。 钢化后的玻璃不能再进行切割,和加工,只能在钢化前就对玻璃进行加工至需要的形状,再进行钢化处理。 钢化玻璃强度虽然比普通玻璃强,但是钢化玻璃存在自爆(自己破裂)的可能性,而普通玻璃不存在自爆的可能性。 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室内隔断玻璃、采光顶棚、观光电梯通道、家具、玻璃护栏等 吸热钢化玻璃: .吸收太阳辐射热如6mm厚的透明浮法玻璃,在太阳光照下总透过热为84%,而同样条件下吸热玻璃的总透过热量为60%。吸热玻璃的颜色和厚度不同,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程度也不同。吸收太阳可见光 减弱太阳光的强度,起到反眩作用。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能吸收一定的紫外线. 由于述特点,吸热玻璃已广泛用于建筑物的门窗、外墙以及用作车、船挡风玻璃等,起到隔热、防眩、采光及装饰等作用。吸收一部分太阳可见光 使刺目的阳光变得柔和,起防眩作用。 平面钢化玻璃和曲面钢化玻璃。 平面钢化玻璃: 平面钢化玻璃厚度有3.4、5、6、8、10、12、15、19mm八种;曲面钢化玻璃厚度也有3.4、5、6、8、10、12、15、19mm八种。但曲面(即弯钢化)钢化玻璃对每种厚度都有个最大的弧度限制 平面钢化玻璃的规格:最大尺寸:2440 × 5480mm部分厂家可生产3000 × 8000mm最小尺寸:200 × 200mm 曲面钢化玻璃: 曲面钢化玻璃的规格:最大尺寸:2440 × 4500mm最小弯曲半径:880mm(5~6mm 厚)1000mm(8~12mm 厚)1500mm(15~19mm 厚) 平面钢化玻璃常用作建筑物的门窗、隔墙、幕墙及橱窗、家具等,曲面玻璃常用于汽车、火车及飞机等方面。 钢化玻璃的钢化原理和生产工艺 钢化基本原理 钢化玻璃是将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化温度(这时处于粘性流动状态)——这个温度范围我们称为钢化温度范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