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监测工作质量控制及水样采集及保存.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采样准备 水样体积: 水样的体积取决于分析项目的多少以及选用的测定方法。采集的水样量应满足分析的需要并应该考虑重复测试所需的水样量和留作备份测试的水样用量,每个分析方法一般都会对相应监测项目的用水体积提出明确要求。 采样准备 常规水样采集的容器和体积要求 水样采集地点和采样方式的选择 分散式供水 地面水: 在地面水(河流、沟渠、湖泊等)的居民生活用水取水处,以清洁的采样器或塑料桶取样后分装到盛水容器。 地下水: 大口井:按照居民生活用水实际取水深度,以清洁的采样器或塑料桶取样后分装到盛水容器。 手压井:在出水口取样,在采集时,应先手压抽水数分钟,冲洗管道附着物,用盛水容器直接取样。 水样采集地点和采样方式的选择 集中式供水 采集集中式供水水样时,先打开水龙头,放水3-5分钟,冲洗管道附着物,用盛水容器直接取样。 出厂水: 在送水泵房(二级泵房)取样或在距送水泵房最近的水龙头采样;用盛水容器直接取样。 末梢水: 居民家中水龙头采样,用盛水容器直接取样。 水样采集地点和采样方式的选择 家庭盛水器采样 利用居民使用的取水器取样后,分装到盛水容器。 采样要求 1.采集末梢水样时,取样时应打开水龙头放水数分钟,排除沉积物。 2.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集几类检测指标的水样时,必须先采集供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的水样。 采样要求 3.采集供微生物检测的水样时,应先用医用酒精或酒精喷灯对取样口进行消毒,然后将水龙头完全打开,放水5-10分钟,以放去管道内的储水后再采样;用灭菌瓶直接采集,不得用水样涮洗采样瓶,采样时握住瓶子下部,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沾污。 4.采集供微生物检测加氯消毒的水样时,为了除去余氯,在灭菌前向容器里加入硫代硫酸钠以还原余氯(每125mL水样加10g/L的硫代硫酸钠0.1ml )。 采样要求 5.采集供检测铁所用的玻璃容器,不能用带铁丝柄的毛刷刷洗,可用塑料棒栓以泡沫塑料刷洗,玻璃容器用酸洗后不能再用自来水冲洗,必须直接用纯水淋洗。 6.采集地面水源水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 7.完成现场测定的水样,不能带回实验室供其它 指标测定使用。 水样的运输与保存 影响水质变化的因素 1.生物作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会消耗水样中的某些组分,也能改变一些组分的性质。如细菌可还原硝酸盐为氨、还原硫酸盐为硫化物等。 2.化学作用:测定组分可能氧化或还原反应;二价铁可氧化为三价铁;二氧化碳含量的改变,能引起水样pH—总碱度组成体系发生变化;由于铁、锰价态的改变,使沉淀与溶解形态改变,导致测定结果与水样实际情况不符等。 水样的运输与保存 影响水质变化的因素: 3.物理作用:光照、温度、静置或振动、敞露或密封这些条件及容器材料不同都会影响水样的性质,如二氧化碳、汞。长期静置会使某些组分沉淀析出,容器内壁不可逆地吸咐或吸收一些有机物或金属化合物。 水样的运输 采集的各种水样从采集地到分析实验室之间有一定距离,运送样品的这段时间里,由于环境作用,水质可能会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种变化,为使这些变化降低到最小程度,需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如添加保护性试剂或致冷剂等),并尽可能的缩短运输时间。 * 现场调查及实验室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 现场调查: 1查看水厂的历史资料(竣工验收报告、供水资料等) 2查看现场包括水厂的竣工铭牌、工艺流程、实验室等 3现场要2人签字确认调查表,字迹能辨认清楚。 实验室质量控制总要求: 1制定质控方案包括水样的采集和保存、质控样的采集(平行样、空白样)。质控样丰、枯水期各一次。 2理化指标超标的必须再检测一次确认 3同一水厂的管网末梢水和出厂水结果矛盾或无法解释的必须重新检测或重新取样 4余氯或二氧化氯检测结果与微生物检验结果矛盾的必须重新取样 5综合考虑水样检验结果的逻辑性、科学性 质量控制措施——现场空白 定义:是指在采样现场以纯水作样品,按照测定项目的采样方法和要求,与样品相同条件下装瓶、保存、运输,直至送交实验室分析。 目的:通过将现场空白与实验室内空白测定结果相对照,掌握采样过程中操作步骤和环境条件对样品质量影响的状况。 要求:批量采样时每10个监测点采集一个现场空白样。 质量控制措施——现场平行样 定义:现场平行样是指在同等采样条件下,采集平行双样送实验室分析。 目的:测定结果可反映采样与实验室测定的精密度。当实验室精密度受控时,主要反映采样过程的精密度变化状况。 要求:现场平行样要注意控制采样操作和条件的一致。现场平行样占样品总量的10%以上,一般每批样品至少采集两组平行样。 质量控制措施——实验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