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5章综合学派的社会学贡献.ppt

发布:2017-04-26约小于1千字共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综合学派的社会学贡献;第一节 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一、朱亦松的社会学研究 ; ;;192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朱亦松的《社会学原理》一书,该书根据海逸史、恺莱、劳史的观点,并参考多种书籍写成,在书中对社会学者的任务,社会与社会学的区别,社会与社群的区别给予了明确的说明和区分,他认为: ;;在书中他还论述了组成社会的四个条件:历史、地理、心理、技术。 社会学与其他科学的不同表现在: 第一,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的共同特征,其他学科则各自在自己的范围内作详细研究; 第二,社会学所注重的是一般社会幸福,或社会主体的幸福; 第三,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要从多方面的研究,方能有比较满意地解释。;; ;;第二节 孙本文的社会学探索;;;; ;;他特别强调社会学研究的四个观点: 一是要把社会看着一个整体; 二是要把社会看着人与人的结合; 三是要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看着相互关联的关系;;;关于社会学的重要性 在《社会学丛书序》中,孙本文有详细的论述。 他说: “社会学是晚近发展的一种极重要的学科,大概已为世界学者所公认。它的重要性可从三方面来说明: ;; ;; ;;; ;;前四个问题为静态研究,后一个问题为动态研究。 孙本文还认为,社会学就是普通社会学,是包含社会各个方面的学问,他欲把社会学建立一个“有机的体系”,把社会学几乎等同于社会科学的总称。 ;;; ;;(2)社区行为 分立的社区行为 联带的社区行为 由此演绎出社会学的理论框架。 (教材124页图表); ; ; ;;(一)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或社会中个人的行为。 (二)区分了社会心理学的对象与社会学、心理学的不同。 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人的行为;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的行为。;; ; ;第三节 综合学派在中国社会学史上的地位;;;二、综合学派的社会学探索,代表了中国社会学的最高成就,其影响是深远的 ;三、综合学派在“社会学中国化”问题上的贡献 ; ;1.排斥社会主义和唯物主义 孙本文认为,社会学是一种学科,社会主义是一种主张,而这两个领域,不容相混。社会学与唯物史观也是毫无关系的,因为唯物史观是一种主观的见解;而社会学作为一门学问,所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 观点是观点,科学是科学,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思考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