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指导有效策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日记指导有效策略
写作是运刚书而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坚持写日记(多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捷径,写日记对学生来说,是引发其习作兴趣的一种极好的练笔方式。从低年级人手,有利于学生思维扩展,智力开发。
什么是日记?日记,就是把自己当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最难忘的和最有意义的事情写下来。要让学生从开始就喜欢写,再到会写爱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老师悉心指导,让学生感受写日记的快乐,不把它肖成一项任务,把写日记当成一种享受,有话就说、有话想说,这样日记的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可是每当我在批阅学生日记时,总会发现有很多学生的日记根本没有批阅的价值,从内容上看,没有主题,从写作方法上看,千篇一律都是流水账。还有的学生写字也不规范,感觉都是在应付。
案例1:
记一次拔河比赛 宋雅娟
1月1日 多云
元旦节那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于是校长决定全校要举行拔河比赛。
终于轮到我们上场了,这时,哨声一响,我们各自排队入场,迅速把地上的大绳紧紧地抓在手中,“嘀——”,第二声哨声响了,在同一时间内,裁判员把手中的小旗子一甩,我们就拉开了。好大一会儿,双方不分胜负,气氛有些紧张。拔呀拔呀,一阵阵“一、二、加油!”“一、二、加油!”的鼓励声,顿时给我增添了力量,我想:我一定要坚持到底,绝对不能松手……争取胜利,大家齐心协力,步调一致,瞧,那系着红色布条的绳子正慢慢向我们的反向移。就在此时,“嘀嘀”一声哨响,我们胜利了!此时此刻,我们欢呼,我们跳跃,我们的欢呼声萦绕在整个校园的上空。
点评:
这篇日记主题明确,但却没能突出主题。叙事不具体,不生动。开头部分是比赛前,不能描写出周围的环境和准备工作。拔河的过程不能很好运用各种描写再现原景,使得习作寡而无味。通过指导,新的习作如下:
案例2:
记一次拔河比赛 宋雅娟
1月1日 多云
元旦那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为庆祝新年,校长决定全校举行拔河比赛。
上午,老师们就忙碌起来了,准备好了绳子,红布条,还用白色油漆划分了区域。校园里到处是一片欢乐的节日气氛。
下午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二节课结束,同学们立即飞奔出了教室,排好队伍,整装待发,先是初一同学们进行比赛,我们便为他们加油助威,还汲取了不少拔河的经验。
终于轮到我们上场了,你看,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浑身是劲,大家对这次比赛充满了信心。这时,哨声一响,我们各自排队入场,迅速把地上的大绳紧紧地抓在手中,使足劲,手挽手,脚顶着脚,目光集中看着对方。“嘀——”第二声哨声响了,在同一时间内,裁判员把手中的小旗子一甩,我们就拉开了。好大一会儿,双方不分胜负,气氛有些紧张。队员们一个个满脸通红,汗流浃背。两队的拉拉队在旁边大声喊着:“一、二、加油!一、二、加油!”拔呀拔呀,我瞪着眼,憋足劲,两脚使劲地往后蹬,用力拉着绳子……
几分钟后,我的手麻木了,腿也软了,真想松手歇会儿。可是,一阵阵“一、二、加油!”“一、二、加油!”的鼓励声,像进军的号角,顿时给我增添了力量,我想:我一定要坚持到底,绝对不能松手……争取胜利,绝对不能输给对方!大家齐心协力,步调一致,瞧,那系着红色布条的绳子正慢慢向我们的反向移。就在这时,对方的最后一位队员“噗”的一声,双膝跪倒在地上了。瞬间,绳子晃动起来,只见对方队员像失去了重心似的,一个个站立不稳,有的一下子坐在地上,有的身子向前扑去,有的坐在后面队员的脚上。就在此时,“嘀嘀”一声哨响,我们胜利了!此时此刻,我们欢呼,我们跳跃,我们的欢呼声萦绕在整个校园的上空。
同学们笑啊,跳啊,议论啊,都为今天的胜利而高兴。而且大家都明白了:好成绩不是靠一个同学夺来的,而是大家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点评:
文章写得不错,选材好,注重场面描写,写出了拔河比赛的紧张激烈的场面,点的刻画,面的结合,恰到好处。巧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我们班”的拔河队员,个个生龙活虎,摩拳擦掌,那一股团队精神更让人拍手叫绝,再加上拉拉队的侧面烘托,“我们班”更是如虎添翼!精彩!
作文的生命灵魂要求文章具有真情实感、见解独到、形式新颖、语言优美。所以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必须提升其生命灵魂,达到文如其人的境界。让学生喜欢写日记就等于教会了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指导学生写日记,是最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那么,如何让孩子写好日记呢?
一、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素材是写作的基础,而素材的来源就在于广泛地阅读和生活的积累。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的生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