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油气水成分及性质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绪论;§1、石油的成分及性质
§2、天然气的成分及性质
§3、油田水的成分及性质;1、主要成分:C、H、O、S、N。
C:84~87%,H:11~14%,两者占97~99%;
O、S、N总量仅占1~4%;
如墨西哥石油含硫3.6~5.3%。美国加利福尼亚第三系石油氮含量可达1.4~2.2%。
2、灰分:其它微量元素,如:(V)(Ni)等构成了石油灰份,已发现其它微量元素50多种。 ;石油的元素组成;二、石油的化合物组成 ;1、烷烃类,通式为CnH2n+2
C与C以单键相联接,排成直链式,C键全部为H所饱和。无支链者为正烷烃,有支链者为异烷烃。通常密度小于1,难溶于水。
常温常压下:
1~4个碳原子(C1~C4)的烷烃呈气态;
5~16个碳原子正烷烃呈液态;
17个以上碳原子的高分子烷烃呈固态。 ;2、环烷烃
分子中含有碳环的饱和烃。单环烷烃(CnH2n)、双环烷烃(CnH2n-2)、三环烷烃(CnH2n-4)及多环烷烃。
3、芳香烃,通式为CnH2n-6
指具有苯环的化合物(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组成的特殊碳环),具有芳香气味,属不饱和烃。根据其结构,可分为单环、多环和稠环三类。; 单环芳烃:指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的芳烃,包括苯及其同系物:
多环芳烃:是指分子中含两个或多个独立苯环的芳香烃。
稠环芳香烃:是指分子中含两个或多个苯环,彼此之间通过共用两个相邻碳原子稠合而成的芳香烃。;4、含硫化合物
它在石油中的含量变化较大,从万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含硫化合物主要有:单质硫S、H2S、硫醇、硫醚等及其同系物近100种。
硫是石油中的一种有害杂质(易产生硫化氢-硫化铁-硫醇铁-亚硫酸或硫酸等),对机器-管道-油罐-炼塔等金属设备产生腐蚀。所以含硫量常作为评价石油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将
含硫量 2% 的石油称为 高硫石油,
低于 0.5% 称为 低硫石油,
介于 0.5~2% 称 含硫石油。
我国的石油多为低硫石油。;5、含氮化合物
一般含量为万分之几至千分之几,我国一般5‰。
主要在高分子化合物中,代表性的如卟啉类,易被氧化、吸附作用强,可用于确定原油运移方向。
6、含氧化合物
一般只有千分之几,个别石油可高达2~3%。
环烷酸、脂肪酸、酚、醛、酮类,含量少。
在石油接触的地下水中常含环烷酸盐等,可作为找油的标志。 ;三、石油的馏分和组分
1.馏分组成:
利用化合物不同沸点特征加热蒸馏得到不同馏份,如汽油、煤油、柴油、重瓦斯油、润滑油、渣油。;2.族分
用液相色谱法常将石油划分为四个族分,即:
(1)饱和烃(包括烷烃和环烷烃)
(2)芳香烃
(3)非烃
(4)沥青质;3.组分组成
石油化合物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的特性:
(1)油质:是石油的主要组分,烃类组成的浅色粘性物质,可溶解于石油醚而不被硅胶所吸附,主要为饱和烃和一部分芳香烃。
(2)胶质:粘稠状的液体或半固体,可溶于石油醚、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可被硅胶吸附。胶质可分为苯胶质(用苯从硅胶解吸的产物)和酒精-苯胶质。前者主要是芳香烃和一些含有杂原子(O、S、N)的芳香烃结构化合物,后者主要是含杂原子的非烃化合物。
轻质油中胶质含量少于5%,重质油中胶质含量可达20%以上。; (3)沥青质:不溶于石油醚和酒精,而溶于苯、三氯甲烷、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其分子量较大,在电子显微镜下,其宏观结构呈胶状颗粒。黑色脆性的固体粉末。
(4)碳质:石油中不溶于有机溶剂的非烃化合物。又称残碳,在石油中含量少或无。;§1 石油的成分及性质;四、石油的物理性质
1、颜色:变化较大,从白色、淡黄色、黄褐色、淡红色、深褐色、黑绿色到黑色。多数为黑色。
石油颜色与组分含量有关,胶质-沥青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油质含量高,颜色浅。;2.密度和相对密度
密度指单位体积重量;相对密度指标准条件下原油密度与4℃下纯水密度之比值,介于0.75~1.0。
0.9 重质石油, 0.9 轻质石油。
大庆、大港、克拉玛依均为轻质油,胜利(0.90~0.93)为重质油。美国常用API度,西欧常用波美度表示石油的相对密度:;淡色石油密度↓,深色石油密度↑。
胶质、沥青质含量↑,密度↑;
高分子量含量↑,密度↑。
溶解气量↑ ,密度↓ 。
相对密度大于1或小于0.75的石油在自然界也有发现。;3、粘度
指流体质点相对移动时所受到的内部阻力。它是对流体流动性能的度量。
石油的粘度变化很大,如大庆石油粘度在50℃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