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5讲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一).ppt

发布:2017-04-23约1.45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个严峻的事实是,教育家们心中的数学,在数学家眼里那不是数学,至多是生活中的数学常识;而数学家们心中的教育认识,在教育家们的眼里那也不能算是对教育的理解,充其量也只是生活中的教育常识。这正是数学教育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起步时候的真实写照。 ——涂荣豹《数学教学认识论》前言;NCTM《数学教学职业标准(1991)》;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一);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变迁; 1956年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变动:“教给学生有关算术、代数、几何和三角的基础知识,培养他 们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技巧,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 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1983年《高中数学教学纲要》 变动:将“一定”二字去掉。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的代数,几何 的基础知识和概率统计,微积分的初步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进一步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以及创新意识;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003年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1. 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 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 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 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 5.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和科学态度。 6. 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党和国家对现阶段培养人才提出的总目标和中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数学的特点及其在培养人才中所能起的作用 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学习基础和年龄特征;中学数学教学目的内容分析;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般是指学习后继课程与就业所需的那些数学知识和技能 。 具体来说,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常量数学、部分变量数学中基本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基本技能,是在熟练运用数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技能。中学数学中,要培养的基本技能主要表现为能算、会画、会推理。 ;关于数学能力;关于个性品质与思想品德;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数学教学原则的认识;如何贯彻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原则;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的贯彻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4、巩固与发展相结合原则;数学教学的特殊原则;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以《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展开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学生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教师角色 ;现代数学教学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