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注册师考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部分 给水排水专业知识考试押题试卷
押题试卷一(上午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不属于竖流沉淀池的是( )。
A.排泥较方便 B.一般与反应池合建,不需另建反应池
C.施工简单 D.占地面积较小
2.在实际运行中,过滤周期一般用( )控制。
A.设定的过滤时间和最大允许水头损失
B.最大允许水头损失和出水浓度
C.出水流量和出水浓度
D.出水流量和设定的过滤时间
3.采用变水点恒速过滤的有( )。
A.虹吸滤池和普通快滤池 B.虹吸滤池和无阀滤池
C.移动罩滤池和虹吸滤池 D.无阀滤池和普通快滤池
4.以下方法( )可以控制循环水结垢。
A.向补充水中投加酸 B.投加缓蚀阻垢剂 C.软化、除盐 D.以上都是
5.井壁和含水层中进水部分均为管状结构的取水构筑物是( )。
A.管井 B.渗渠 C.辐射井 D.大口井
6.在水处理中较广泛地用作水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分析模型是( )。
A.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CSTR型) B.完全混合间歇式反应器(CMB)型
C.重力式反应器(MG型) D.推流式反应器(PF型)
7.下列( )不属于回转式隔板絮凝池的特点。
A.水头损失大 B.絮凝效果好
C.出水流量不易分配均匀 D.构造简单,管理方便
8.平流沉淀池排泥管的直径应大于( )mm。
A.50~100 B.100~150 C.150~200 D.200~250
9.关于冷却塔位置的选择因素中,( )是不正确的。
A.应布置在建筑物的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不应布置在热源,废气排放口附近
C.不宜布置在高大建筑物之间的狭长地带
D.应布置在建筑物的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10.下列( )不是涡流絮凝池的特点。
A.容积小,絮凝时间短 B.造价较低
C.效果较差 D.应用广泛
11.沉淀池的宽度一般为( )m,最大不超过( )m。
A.3~8;15 B.3~5;15 C.3~8;12 D.3~5;12
12.沉淀池总高度H=h1+h2+h3+h4+h5,其中h4指( )。
A.斜管区高度 B.配水区高度 C.排泥槽高度 D。清水区高度
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车行道下的污水管道最小覆土厚度一般不宜小于( )m。
A.0.7 B.0.9 C.0.5 D.0.3
14.雨水管渠设计的原则不正确的为( )。
A.尽量利用池塘、河浜接的地面径流,最大限度地减小雨水管渠的设置
B.考虑采用暗沟,可以设置雨水泵站
C.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
D.考虑采用明沟,尽量避免设置雨水泵站
15.合流制管渠的类型不包括( )。
A.直流式 B.截流式
C.雨污水全部处理的形式 D.侧流式
16.对于二级处理水中去除悬浮状态的氮盐时,采用的主要技术不包括( )。
A.离子交换 B.吹脱 C.生物脱氮 D.析点氯化脱氮
17.污水所含的固体物质按其性质不同于可分为( )。
A.悬浮的、胶体的和溶解的 B.有机物、无机物和生物体
C.重金属和氮、磷 D.挥发性固体和溶解性固体
18.链条式机械中格栅的适用条件为( )。
A.中等深度的宽大格栅
B.固定式适用于中小型格栅,深度范围较大,移动式适用于宽大格栅
C.深度不大的中小型格栅,主要清除长纤维、带状物
D.深度较浅的中小型格栅
19.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污水在池内的有效接触时间不得少于( )h。
A.1 B.2 C.3 D.4
20.下列( )是反渗透处理工艺的核心部件。
A.渗透器 B.曝气池 C.半渗透膜 D.生物膜
21.干燥和焚烧法脱涂污泥中的( )。
A.空隙水和毛细水 B.毛细水和颗粒内部结构水
C.吸附水和空隙水 D.吸附水和内部水
22.工业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属于( )。
A.放射性物质 B.色度和恶臭 C.无机物 D.油类物质
23.以再生利用为目的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
A.物理处理、生物处理两个组成部分
B.前处理、中心处理和后处理三个组成部分
C.色度处理、悬浮物处理和生物化学处理三个组成部分
D.过滤、沉淀两个部分
24.( )不是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A.事故排出口
B.废水处理站
C.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
D.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和设备、厂区管道系统
25.关于雨水管渠系统布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雨水管道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水水体
B.雨水管渠系统设计可结合城市规划,考虑利用水体调蓄雨水
C.雨水管宜布置在快车道下,道路宽度大小40m时可在道路两侧布置雨水管道
D.在地形平坦地区,雨水干管宜布置在排水流域的中间
26.常用的柔性接口有( )。
A.沥青卷材接口和橡皮圈接口
B.沥青卷材接口和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C.预制套环石棉水泥
D.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27.填料是生物滤池的主体,关于它说法错误的是(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