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高二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pptx

发布:2017-04-16约小于1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选择豌豆的原因;花冠大,易于人工去雄进行杂交实验;豌豆成熟后籽粒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统计;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相对性状差异明显;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F1性状表现一致,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另一个亲本性状隐藏。   显性性状: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2)F2性状分离:一些植株表现出这一亲本性状,另一些植株表现为另一亲本性状→说明隐性性状未消失。 (3)F2群体中显隐性分离比例大致为3:1。;孟德尔对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分别进行了杂交试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②遗传因子(基因)在体细胞内是成对的: 如纯种高茎豌豆体细胞中有成对的决定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DD(纯合子); 纯种矮茎豌豆体细胞中有成对的决定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dd(纯合子); F1植株内存在一个控制株高显性性状的显性遗传因子D和一个控制株高隐性性状的隐性遗传因子d,即Dd(杂合子)。 基因型: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 高茎亲本基因型DD 矮茎亲本基因型dd F1植株基因型Dd 表现型:特定基因型的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DD的表现型→高茎 基因型dd的表现型→矮茎 基因型Dd的表现型→高茎(D基因相对d基因是显性的);③每对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可均等地分配到配子中→每一配子(花粉或卵细胞)中只含其中一个;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F1花粉鉴定法(基因分离的直接证据);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①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表现型; YyRr Yyrr yyRr yyrr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自由组合定律(独立分配定律);孟德尔方法的启示实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