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司法考试真题解析卷一.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卷一
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 )
A.法律既是保障人民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人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B.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承担应尽的义务
C.人民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权力
D.人民根本权益是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律要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选项C理解错误。人民不能直接行使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权力,只能通过各种途径间接行使。
2、相传,清朝大学士张英的族人与邻人争宅基,两家因之成讼。族人驰书求助,张英却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族人大惭,遂后移宅基三尺。邻人见状亦将宅基后移三尺,两家重归于好。根据上述故事,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 )
A、在法治国家,道德通过内在信念影响外部行为,法律的有效实施总是依赖于道德
B、以德治国应大力弘扬“和为贵、忍为高”的传统美德,不应借诉讼对利益斤斤计较
C、道德能够令人知廉耻、懂礼让、有底线,良好的道德氛围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D、通过立法将“礼让为先”、“勤俭节约”、“见义勇为”等道德义务全部转化为法律义务,有助于发挥道德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据此可知,只有选项C正确,选项A、B、D的表述过于绝对和片面。
3、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善立法体制。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 )
A、改进法律起草机制,重要的法律草案由有关部门组织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起草
B、完善立法协调沟通机制,对于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
C、完善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和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
D、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A不符合要求。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建立由由全国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参与起草重要的法律草案。
选项B符合要求。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协调决定,不能久拖不决。
选项C符合要求。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
选项D符合要求。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
4、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要求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 )
A、甲省推行“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制度,将风险评估作为省政府决策的法定程序
B、乙市聘请当地知名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对重大决策进行事前合法性审查
C、丙区因发改局长立下“军令状”保证某重大项目不出问题,遂直接批准项目上马
D、丁县教育局网上征求对学区调整、学校撤并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事项的意见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据此可知选项A、B、D符合要求,选项C不符合要求。
5、某法院完善人民陪审员选任方式,在增加陪审员数量的基础上建立“陪审员库”,随机抽选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应避免陪审员选任的过度“精英化”
B、若少数陪审员成为常驻法院的“专审员”,将影响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公信力
C、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让人民群众通过参与司法养成守法习惯
D、陪审员的大众思维和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