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程勘察质量检查报告.docx

发布:2025-04-01约3.6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勘察质量检查报告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X]平方米,包括[具体建筑功能及栋数]等。

4.工程性质:[如住宅、商业、工业等]

二、勘察任务及依据

1.勘察任务

本次勘察旨在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提供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岩土参数,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等提出建议。具体包括:

查明场地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岩土性质及分布规律。

测定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等参数。

分析场地的稳定性,对不良地质作用进行评价。

对场地地下水的水位、水质等进行勘察。

2.勘察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1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0)

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合同要求

三、勘察工作概况

1.勘察方法及手段

采用钻探、原位测试(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等)、室内试验(土工试验、岩石试验等)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

钻探共布置[X]个钻孔,深度为[X]米,基本摸清了场地地层分布情况。

静力触探测试[X]点,获取了土层的力学性质参数。

标准贯入试验进行[X]次,对砂土、粉土等土层的密实度进行了判别。

室内土工试验包括颗粒分析、液塑限测定、含水量、密度、压缩性等试验项目,共完成[X]组试验。

2.勘察工作布置

依据场地地形地貌、工程特点及设计要求,合理布置勘察钻孔。钻孔间距在[具体数值]米左右,在建筑物角点、中心点及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处加密布置钻孔,确保勘察成果能准确反映场地地质情况。

3.勘察工作时间

勘察工作自[开始时间]开始,至[结束时间]结束,历时[X]天,期间克服了[如恶劣天气等]不利因素,保证了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场地地形较为平坦,地面标高在[X]米至[X]米之间,属于[地貌单元名称]。地貌成因主要为[自然营力作用等]。

2.地层结构

场地自上而下主要分布有以下地层:

第①层:杂填土,主要由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粘性土等组成,厚度在[X]米至[X]米之间,层底标高[X]米。

第②层:粉质粘土,可塑状态,含少量云母,厚度[X]米至[X]米,层底标高[X]米。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含水量[X]%,孔隙比[X],压缩系数[X]MPa?1,液性指数[X],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X]kPa。

第③层:粉土,稍密状态,具摇振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厚度[X]米至[X]米,层底标高[X]米。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含水量[X]%,孔隙比[X],压缩系数[X]MPa?1,液性指数[X],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X]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X]kPa。

第④层:细砂,中密状态,颗粒均匀,厚度[X]米至[X]米,层底标高[X]米。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含水量[X]%,孔隙比[X],压缩系数[X]MPa?1,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X]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X]kPa。

第⑤层:粉质粘土,硬塑状态,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厚度[X]米至[X]米,层底标高[X]米。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含水量[X]%,孔隙比[X],压缩系数[X]MPa?1,液性指数[X],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X]kPa。

第⑥层:中风化泥岩,岩石质量指标RQD为[X]%,岩体较完整,岩芯呈柱状,厚度未揭穿。该层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X]MPa。

3.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通过室内试验及原位测试,获取了各土层及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具体见下表:

|岩土名称|含水量(%)|孔隙比|压缩系数(MPa?1)|液性指数|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

|杂填土|[X]|[X]|[X]|[X]|/|/|/|

|粉质粘土|[X]|[X]|[X]|[X]|/|[X]|/|

|粉土|[X]|[X]|[X]|[X]|[X]|[X]|/|

|细砂|[X]|[X]|[X]|/|[X]|[X]|/|

|粉质粘土|[X]|[X]|[X]|[X]|/|[X]|/|

|中风化泥岩|/|/|/|/|/|/|[X]|

4.地下水情况

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水位埋深在[X]米至[X]米之间,水位标高[X]米。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周边地表水的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及侧向径流。根据水质分析报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

五、勘察成果分析与评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