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研究.pdf
2024年9月刊上半月文化数字化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王雪莹代德伟
(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
新机遇的同时,也使高校思政教育面临一定挑战。本文以问题为导向,探
讨高校思政教育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创新和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实
现智能化思政教育变革、搭建创新型思政教育反馈体系、打造人机协同性
思政育人队伍、克服风险性因素,把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
发展落到实处,满足社会需求,更好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路径
一、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以便利用海量数据来获取有价值的教育信息,提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高校思政教育高思政教育的精准性,推动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
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作为一种更高水平的深度融合。目前,大多数思政教师的数据能力
的信息技术,其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实际尚不足以满足这一需求,限制了他们从数据中提
引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未实现深度融合,仅停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
留在简单相加阶段,面临一系列的现实挑战。用越来越普遍,还出现了众多关于隐私保护、数
(一)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不足据安全、机器偏见和决策透明度等伦理道德问题。
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能够为教育提供强大因此,制定和遵守严格的法律法规对于确保技术
的技术支持,但许多高校思政教师对于如何将人的正确、安全使用至关重要。
工智能技术融入思政教育的了解有限,未能把握(四)法律法规体系亟待完善
其潜在价值,教育理念更新严重不足。一方面,法律法规的滞后性是人工智能技术引入高校
部分教师还持有传统观念,认为思政教育应当依思政教育的重要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和个人经验,忽视了现有的法律框架跟不上技术的步伐,虽然国家已
人工智能在提高教育效率、增强育人实效等方面在宏观层面有一定的制度和规范体系,但还缺少
的重要作用,既限制了教学模式、内容、方法的具体完备的细则性规定,导致在人工智能在应用
创新,也影响了学生学习体验的提升。另一方面,时出现法律真空现象,使高校在应用人工智能技
部分高校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氛围不够术时承担潜在的法律风险。
浓厚,没有形成鼓励创新的奖励机制,进一步削二、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机遇
弱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深度学习等
(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不足与人才短板相关技术不断突破,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日
技术的成熟运用与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人工智益普及。高校思政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
能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关键环节。人工智能技术部分,其目的就是通过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
的发展潜力虽然被广泛认可,但其技术桎梏尚未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而人工智能
跨越,在高校思政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仍受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