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 对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影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G 对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影响
2009年1 月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 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在当今这个新媒体时代,3G 对新闻媒体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3G 成为网络的延伸
虽说3G 这个名词近年来比较流行, 但很多人仍搞不清楚3G 究竟是什么。ITU(国际电信联盟)将3G 定义为便于成长、拓展带宽和支持多样化应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笔者认为“便于成长”主要指的是3G 技术考虑了和2G 的后向兼容性, 已有的2G网络和3G 网络可以并行不悖, 花费很少费用就可以升级为3G;“拓展带宽” 就好比把2G 时期的羊肠小道修成了3G 的高速公路, 数据流通自然会更畅快;而“支持多样化应用”则是指3G 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 从而支持手机提供无线上网、视频电话、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广告、手机广播等多种信息服务。
3G 对新媒体的影响
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媒体形态。实际上,手机媒体本身就是网络媒体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3G 时代的到来将加快互联网与手机的融合, 实现移动网络化和网络移动化。
根据2009 年2 月19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手机用户达到6.4 亿,手机上网用户已经达到1.176 亿。3G 网络建成后, 手机的数据传输速度将大大提升,384kps 是基本的速度, 最高可达到2.8M/秒以上,到那时,手机上网会比传统互联网上网更为方便快捷,甚至高速。
虽然都是网络技术,但是新闻网站要从互联网移植进手机平台的网络,并不是简单的内容拷贝和粘贴,而是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整。新闻网站既要适应3G 技术, 还要符合手机媒体特点。比如手机媒体的互动性将是目前所有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如果调动起用户的积极性, 加以引导和改造,web2.0 这种模式在手机媒体上可能会更加成功,如Twitter。结合手机媒体私人化、个性化的特点,网站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的特征提供定制内容服务,再将广告投放给用户中的特定人群。这种精准化、专业化的方式是只有在手机媒体时代才能达到的一个新高度。
3G 对传统报业媒体的影响
目前,传统报业媒体在手机媒体上传播的主要方式是手机报纸———以彩信报纸为主。但由于彩信容量限制,对新闻传播来说, 彩信使其不能充分为用户提供新闻信息。实施3G 技术后, 传统报业媒体就可以摆脱彩信模式的桎梏, 在3G 平台上建立自己的新闻网站,传播新闻信息。
一方面, 传统报纸能够更加及时、大量地传送信息。用户可以高速上网获取多媒体新闻信息, 真正做到看新闻、听新闻,不会像现在的彩信版报纸那样只能看到新闻摘要或缩编。另一方面,3G 技术实施后, 还将促进广告盈利模式的发展, 大大降低用户承担的费用,进而促进手机报纸的普及。目前国内采取彩信模式的手机报,由于承载量所限无法容纳大量广告信息, 而手机媒体的私人媒体性质也让大众天生排斥“发”到手机中的广告。而3G 实施后, 手机报的信息容量增大,其广告空间也随之大大扩展。传统媒体有强大的新闻内容优势,在与3G时代的手机媒体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吸引到大量的受众,广告紧随人流而来;此外手机广告可以实现更多的广告创意,表现效果大大提高。
3G 对广播电视业的影响
随着3G 的到来, 带宽条件的改善, 硬件设备的更新, 手机电视将更快、更清晰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但手机电视是一项跨行业、跨媒体的融合型业务,因此发展过程很艰难。广电部门与电信部门主导手机电视话语权之争, 导致手机电视这个被移动运营商认为最有潜质的“撒手锏”迟迟未有进展,在CNNIC 于2009 年2 月18 日发布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中提到,手机电视业务的普及率只达到了3.8%。不过,随着3G 网络的建设、运营以及广电总局CMMB 移动电视产业的全力推进, 手机电视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机会。
手机广播作为另一种新兴媒体形式也将被日益发掘。相对于普通广播而言,除了可以实时收听外,手机广播还可以点播或下载已经播出的节目资源,并且更便于随身携带。作为传统的广播业,也应该看准时机,抓住3G时代的机遇,才能更好地发展自身
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媒体公信力是传媒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传媒的立身之本。
然而,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在崛起的网络媒体的挤压、渗透下,也渐受影响。层出不穷的假新闻使新闻真实性受到威胁;泛滥的有偿新闻使媒体公正性受到影响;迎合媚俗,炒作新闻,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媒体社会的道德责任减弱;不断曝光的虚假新闻照片严重影响传媒的信誉;盛行的娱乐风使媒体的权威性受到削弱。
长期以来,坚守着媒体公信力核心价值观的传统媒体之所以会出现松动、变化,除了传统媒体自身的原因和社会浮躁风等文化经济原因外,也有来自网络媒体的影响作用。网络媒体的兴起在丰富媒体结构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