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年湖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暨第6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湖北分区预赛.ppt

发布:2017-04-15约1.91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电学部 陈辉 2013年11月21日;主要内容;2002年提出办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2004年举办第一届大赛;2006年第二届;2008年第三届; 2010年第四届;2012年举办第五届大赛;第五届大赛情况;大赛获奖作品展示;1)学生知识面要求广。 作品以机械为主、机电结合。涉及的课程多(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电工电子、控制、程序设计等),因此一般多是3~4年级学生参加。;2)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得到全面锻炼。 从发布大赛通知到参加预赛有7~9个月时间。学生参加了产品设计的全部环节,包括市场调研、方案设计、结构设计、控制电路设计、动手制作、设计资料整理,以及表达能力等。 3)设计作品与实际应用紧密相结合。 一些参赛作品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前景。优秀的大赛作品申请了专利,还有的作品与企业达成了转让协议,部分设计达到了准产品的水平。;二、报名流程;湖北省决赛 ;我校第五届省赛获奖;我校第五届省赛获奖;竞赛相关进程的重要时间节点和地点;报名联系人如下:;三、第六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题;主题设计基于以下3个方面的考虑: 主题力图强调和重视课堂教学。 主题力图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主题力图避免产生过多的与过去相同或类似的作品。 当前,新一届中央领导人提出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第六届大赛主题中的“梦”可以理解成,为实现“中国梦”,引导大学生在“和谐课堂”建设中做出不断努力;主题中的“幻”则可以理解为,注重培养对国家民族美好未来有憧憬、能“造梦”的新一代大学生。 ;2)参赛条件与方式 ▲ 参赛条件:全校在校本、专科大学生以小组的方式,通过学校报名参加,每个参赛队学生人数3-5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参赛队由所在学校统一向本赛区组委会报名。本届大赛,限制每位教师指导的作品进入全国决赛的数量不超过2项。;▲ 参赛方式:参赛队学生自接到大赛通知后,即可按大赛主题和内容的要求进行准备,最终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工艺制作,并向各赛区组委会提交: (1)第六届大赛作品报名表(见群共享,包括纸质和电子文档); (2)完整的设计说明书和主要设计图纸 (包括纸质和电子文档); (3)作品的实物样机或缩小的实物样机; (4)介绍作品功能的视频录像(3分钟之内,限mpg或rmvb格式 )。;3)大赛相关进程的时间安排 (1) 2013年3月发布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主题与内容的通知; (2)各赛区在2014年5月10日前完成预赛,5月20日前按有关通知要求报送预赛结果; (3)2014年6月上旬完成作品初评,并在2014年6月15日公布参加全国决赛的作品名单; (4)全国决赛将于2014年7月下旬在辽宁沈阳东北大学举行。;1)内容的理解:“教室用设备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 课堂包括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教室用设备包括桌椅、讲台、黑板、投影设备、展示设备等;教具是指能帮助大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类课程(包括但不限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的教学用具。 选题从希望教室、实验室生动活泼,去改变它、设计它。 课堂——选题限制在学习机械类课程的教室、实验室;不包括化学、电子类、体育、农业、生物课程的专用课堂。不包括课堂打扫卫生、擦黑板、擦玻璃等环卫选题。;示例;示例;2)向任课老师探寻题目;3)对现有教具进行改进; 对于教具,如果能说出课程名称,课程中哪个基本概念,哪个基本原理,哪个基本方法。则可以作为切题判断的最好佐证。;(6)作品是否切题的自甄别: 自问几个问题: (1)是否是机械产品(含机电一体化产品)? (2)对于教室用设备,是否是可以讲授机械类课程的课堂 (含教室和实验室)的设备? (3)对于教具,是否是机械类课程?是否对应了某个基本 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以上回答“不是”则不切题。回答“是”,则再思考自问: 是否是以前赛过的选题? 是否为教室清洁类作品? 这两个问题回答为“不是”,则作品切题。 回答“是”,则不切题。 ;谢谢大家!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2)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发展定位 作为创新教育一个基本教学环节; 作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载体; 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大教学平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