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清水河县三岔河项目区对九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书报告.doc

发布:2017-02-20约字共6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清水河县三岔河项目区对九沟小流域 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内蒙古豁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二00八年六月 项目名称: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内蒙古清水河县三 岔河项目区对九沟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 设计单位:内蒙古豁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技术咨询 有限责任公司 批 准: 徐海源 审 定: 张庆琼 校 核: 朱智宏 张 钰 参加人员: 陆增利 肖庆丰 冯雪峰 路建国 目 录 前 言 1 1 基本情况 4 1.1自然条件 4 1.1.3.3土地利用现状 8 1.2社会经济状况 11 1.3水土流失状况和治理现状 12 2 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 15 2.1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15 2.2建设规模 16 2.3工程总体布局 17 2.3.1 经济发展方向及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7 3 工程设计 22 3.1基本农田设计 22 3.2水土保持造林设计 28 3.3封育措施设计 37 3.4沟道治理工程设计 44 3.5其他工程设计 44 4 施工组织设计和分年度实施计划 45 4.1施工组织设计 45 4.2年度实施计划 46 5 投资概算 47 5.1工程概况 47 5.2编制依据 47 5.3工程总投资 50 5.4资金筹措方案及分年度投资 51 6 效益分析 52 6.1经济效益 52 6.2蓄水保土效益 52 6.3社会效益 53 6.4生态效益 54 7 项目组织管理 55 7.1组织管理机构 55 7.2组织管理措施 55 7.3技术保障措施 57 7.4项目建成后的管理办法 59 前 言 对九沟小流域是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清水河县三岔河项目区小流域之一,设计单位技术人员组成项目设计组,经过外业调查,内业整理,分析论证了该小流域的治理目标与措施规模,编制完成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清水河县对九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当地农牧民生产和生活水平,使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同时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树立了初步,起到示范作用。 本次设计本着“农田下川,林草上山”的建设方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措施布设上,坚持山、水、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协调发展,在生态建设中,注重发挥整体效益,并同本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同时以当地受益群众为主体,结合专业队共同完成,力争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达到既定目标。该流域总面积32.62km2,水土流失面积31.58km2,水土流失面积占96.8%。本设计建设期为2年(2011—2012年),水保综合治理面积1719hm2,其中:水地40 hm2,饲草料基地50 hm2,营造水土保持乔木林120 hm2,水土保持灌木林拧条600hm2,经济林30 hm2,封育879 hm2;兴建淤地坝1座;新打机井18眼,主要用于水地灌溉。通过2年治理,使流域的治理度由19.63%增加到74.07%;林草覆盖度由15.70%增加到65.63%;年保水达到47.96万m3,年保土达到12.79万t。 工程总投资为万元其中:万元。国家投资万元;地方万元,群众万元国家投资地方投资群众的比例为1: 根据进度安排,项目建设分年实施,即20年~201年。 主要工程量:土方13.78万m3,石方329m3;主要材料用量:苗木万株;万工时。 —1735m,相对高差290m。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流域总面积32.62km2,水土流失面积31.58km2,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96.8%。 1.1.2 地形地貌 小流域呈西低东高地形,东西长6.9 km,南北宽8.2 km,主沟长7.73km,沟底平均比降1/72,沟壑密度3.16 km/ km2。 (1)坡度:地面坡度组成分别为:5°的面积为303.37 hm2,占总面积的9.3%;5°—15°的面积为991.65 hm2,占总面积的30.4%;15°—25°的面积为805.71hm2,占总面积的24.7%;25°—35°的面积为920.90hm2,占总面积的22.1%;大于35°的面积为440.37hm2,占总面积的13.5%。坡耕地坡度组成:5°的面积为79.18 hm2,占总面积的12.2%;5°—15°的面积为362.14 hm2,占总面积的55.8%;15°—25°的面积为207.68 hm2,占总面积的32.0%。详见表1-1-1。V”型沟道,沟道在流域内呈树枝状分布,详见表1-1-2。 表1-1-1 小流域坡面情况统计表 项 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