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区水土应用现状及可持续开发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17 卷 第 3 期
2003 年 5 月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Jo ur nal of Arid L and Reso urces and Enviro nment
Vol . 17 No . 3
May. 2003
文章编号 :1003 - 7578 ( 2003) 03 - 075 - 05
河西走廊区水土应用现状及可持续开发研究
柴
强
黄高宝
( 甘肃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工程研究所 ,兰州 730070)
提 要 : 河西走廊区不同亚区在现状灌溉水平下均存在水资源不足矛盾 ,单位耕地耗水
过多是造成水土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通过发展节水农业既可为宜农荒地开发提供相应水资源 ,
同时有望解决水资源开发不合理造成的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 。研究表明 ,现状灌水水平下 ,
河西走廊区共缺水 2 . 61 ×108 m3 , 当节水率提高 5 %时 , 即可解决全区农业缺水问题 , 提高
40 %时 ,可完全开发全区宜农荒地 ;不同亚区节水农业潜力不同 ,其中酒泉地区最大 、金昌市最 小 ;节水农业潜力开发应综合考虑人口 、下游生态环境 、经济效益等问题 ,其中生态建设尤为重
要 。发展精致农业 、节水农业 ,优化产业结构 ,控制人口数量是促进该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策
略 。
关键词 : 河西走廊 水土平衡 节水潜力 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 : X37
文献标识码 : A
Ξ
河西走廊区属温带干旱气候区 ,该区土地资源广阔 ,光照资源丰富 ,日照时数长 ,昼夜温度日较差大 ,
但年降水量仅 30160 mm ,农业生产依赖于地下水和地表水 ,是典型的作物优质高产区和潜力区 。但近年 来受资源配置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等许多问题的影响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分迟缓 ,高效开发和合理利 用以水土资源为中心的农业资源已成为该区农业转型与变革的重大问题 。为此 ,本文拟通过研究河西走
廊区水土资源的应用现状 、开发潜力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该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科学对策 。
1 河西走廊区水土资源的利用现状
1 . 1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甘肃河西走廊区在行政上包括酒泉地区 、张掖地区 、武威市 、金昌市和嘉峪关市五个基本单元 。本区 土地总面积 2760 . 3 万 hm2 ,占甘肃省土地面积的 60 . 69 % ,其中耕地面积 87 . 43 万 hm2 ,占全省 16 . 92 %
表 1 河西走廊灌区土地利用状况
(104 hm2 )
Tab. 1
L and utilizatio n stat us of Hexi Corridor
地
区
土地面积
耕地面积
有效灌溉面积
耕地占总土地( %)
灌溉耕地占总耕地( %)
甘肃省
酒泉地区 嘉峪关市 张掖地区 金昌市 武威市 河西总计
4548
1900
13
419
96
332 . 3
2760 . 3
516 . 64
14 . 65
0 . 43
26 . 79
8 . 94
36 . 62
87 . 43
96 . 69
14 . 60
0 . 43
18 . 97
8 . 34
22 . 80
65 . 63
11 . 36
0 . 77
3 . 30
6 . 40
9 . 31
11 . 02
3 . 17
19 . 30
99 . 66
99 . 07
70 . 78
98 . 89
62 . 26
75 . 06
Ξ 收稿日期 : 2002 - 06 - 03
基金项目 : 国家“九五”攻关“干旱内陆灌区农业持续高效发展及管理机制研究”( 96 - 015 - 01 - 07) 部分研究内容。
作者简介 : 柴强( 1972) ,男 ,在职博士生 ,主要从事耕作制度和多熟种植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的比重 ;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 65 . 63 万 hm2 ,灌溉率 75 . 06 % ,灌溉面积占全省耕地的 65 . 82 % ; 全区拥有
可垦荒地 133 . 33 万 hm2 ,其中近期可开发的宜农荒地 33 . 33 万 hm2 。不同亚区土地利用情况如表 1 。1 . 2
水资源利用现状
河西走廊区属内陆河流域 ,水资源主要来自冰山 、雪山和自然降水 ,以地表水 、地下水和降水形式供人 类利用 ,但该区平均年降水量大多少于 160 mm ,可供水量特指地表水和地下水总量 。目前 ,该区总需水
74 . 88 ×108 m3 ,不同亚区需水情况如表 2 。在不同耗水产业中 ,农业用水占总需水量的 94 . 08 % ,其它各业 耗水仅 5 . 92 % 。由此说明 ,河西走廊内农业是影响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决定性因子 。按 50 %保证率计算河
西可供水量 ,不同亚区都存在水资源短缺现象 。分析研究发现 ,除工业城市嘉峪关外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