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切实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切实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
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高标准建设“六个百万亩”生态林业工程(即贺兰山东麓防护林、灌区特色经济林、沿黄湿地保护林、中部干旱带枣树经济林、毛乌素沙地防沙治沙林、六盘山水源涵养林),继续实施封山禁牧、大力发展退耕还林还草接续产业,进一步加大防沙治沙力度,全力推进大六盘山生态经济圈建设,构建贺兰山东麓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平原灌区防护林体系、中部干旱带防风治沙生态林体系和六盘山地区生态防护林体系四大绿色生态屏障,创造一个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地更净、气更洁的良好环境。
实现经济、社会及生态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对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来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谋划发展、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科学把握宁夏区情,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宁夏实际的兴区、富民、和谐之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和谐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宁夏属于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系统分析区情特征,扬长避短。宁夏的资源优势集中体现在农业、能源、旅游三个方面。将农业、能源、旅游三大资源优势及时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这是宁夏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谐发展的重心所在。国务院站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着眼于解决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们坚持优势优先、确保 好 字当头、高水平推进优势资源开发转换、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
依托农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推进北部引黄灌区现代农业、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和南部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 三个示范区 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充分利用光热、耕地以及农畜产品绿色、纯天然、无污染等农业优势,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调整种植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构建现代粮食生产、优势特色农业、抗旱避灾设施农业、农村金融保障服务 四个体系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设示范周边、引领西北、面向全国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依托能源优势,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大力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把高REader8.cn 转载请注明出处水平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狠抓节能降耗减排作为优化工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宁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所有工业项目建设坚决做到 三不 :
不占用基本农田,不增加黄河取水量,不突破环境容量,努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区。
依托旅游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以旅游业带动现代服务业,按照 产业重文化、工程做特色、景区扩规模、整体显效益 的要求,围绕 两山一河 (贺兰山、六盘山、黄河)、 两沙一陵 (沙湖、沙坡头、西夏王陵)、 两文一景 (回族文化、西夏文化、塞上江南景观)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资源,整合旅游资源,实施特色化、品牌化战略,高水平构建江南水乡、回乡风情、西夏文化、红色之旅、产业文明、丝路古韵、雄浑大漠、生态屏障八大秀美画卷,使旅游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成为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增长极。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是推进和谐宁夏建设的中心任务。要始终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重点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把人饮解困、教育均衡、卫生惠民、促进就业、城乡安居、支农惠农、生命安全、扶弱助困、提高保障、文体下乡10项民生计划作为重要载体,着力实现科学发展与改善民生的统一。
抓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和技能致富计划,每个县(市)建立一所优质高中、一所职教中心,每个市建立一所职业学院、一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凡初高中毕业者都可进入职业学院(校)就读,自治区财政给予区本籍学生REader8.cn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定补助。
抓好医疗保障和少生快富。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实现全民医保。实施少生快富提标扩面,形成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制度,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抓好人才建设和全民创业。加快构建自治区、市、县三级人力资源市场网络体系,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设立创业援助基金,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以全民创业带动充分就业。
抓好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扩大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范围,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逐步提高低保保障水平和农民养老金托底补贴水平,逐步提高企业退休职工退休金标准,确保每个贫困人口都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每个困难家庭患病者都能得到基本医疗救助。建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