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临床试验几个常见问题讨论药审中心许青峰__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直到19世纪后半叶,随着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如显微镜技术的应用,细胞病理学说的创立,对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消毒法、麻醉法的发明使用等。以主观推断为主的思辨方法,逐渐被以分析为主的实验研究方法所代替。与此同时,西方医学迅速汲取同一时期自然科学的众多成果,终于迎来了20世纪近代西方医学划时代的进步。 二、 中西医学发展的不同社会政治背景 中医药学萌芽形成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成长、成熟于封建社会,飞速发展于当今社会。在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封建社会所占时间最长。以儒家学说为上层建筑,以尊孔读经、固步自封为特点,以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封建社会在中国延续了近两千年。特定的社会制度; 相对统一、稳定,但又兼封闭、保守而专制的政治制度;书同文,车同轨,货币统一,法律、度量衡统一等的社会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中国文化的自由发展,也导致了中医学只在整体理论框架内求同存异的趋向性。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医学家自由探索的精神遭到了遏制,创新意识常被束缚。 在西方社会,政治结构比较松散,稳定统一只是暂时局面,政治制度不像中国封建社会那样历史悠久,那样“大一统”。这给西方医学家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形成了思想活跃、自由探索、创新争鸣的氛围,促进了西医学的快速发展。 三、 中西医学不同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定的封闭,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原有自身体系、框架中持续发展与充实,未曾出现过中断或被异化的现象。各民族间文化交流、医学发展及替代经常发生,各国之间相互学习、切磋、吸收不同学科的成就。开放创新促进了西方医学的迅速发展。 四、中西医学不同的自然观、生理观、病理观 由于中西医分别是东西方文化母体孕育出的产物。文化背景差异甚大,方法论不同,因此,对医学领域中诸多问题审视角度也不同,以致产生不同结果。一个信奉阴阳、五行和“气”的变化,一个崇信原子和形态结构;一个认为人是“形神合一”的产物,一个认为“人就是一部机器”; 在思维逻辑上,一个孕育着辩证逻辑的胚胎,一个严守形式逻辑;在研究方法上,一个是系统论雏形,一个遵循还原论准则;一个善于活体综合观察,一个长于标本、模型、图解等静态分析;一个注重实践、强调临床验证,一个坚持先实验,再印证、模拟、移植、应用于临床;在技术上,一个限于医者自身感观感触,直观定性、笼统定位、量化模糊,一个借助仪器科学定性、准确定位、量化精确。 第七节 中医学发展展望一、 中医学现代化——时代的要求 进入21世纪,科技突飞猛进,新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科学高速发展,生物科学、基因工程、纳米技术等新成果不断涌现,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先进技术和科学手段,中医药学与现代科技的交融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中医学优势 — 发掘和提高 中医学在医学模式、临床诊疗、养生保健等方面存在诸多优势,是中医学历经千年而不衰,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发掘和提高中医学优势,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突破,特别是对临床优势病种进行重点、系统的开拓研究,是我们这一代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 走向世界——中医学国际交流与合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入,国际社会对传统医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目前,针灸、植物药的运用及中医医师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逐步取得合法地位,并纳入医疗保险体系,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机构通过立法途径管理和规范传统医药;针灸被逐步引入正规医疗之中;有些国家已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列入医学院校的必修课并设立了相关专业。 全世界70多个国家制订了草药法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各种类型的传统医药机构。在现代医学最发达的美国,以中医学为代表的传统医学被称之为“补充和替代医学”(简称CAM)。199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成立CAM办公室,目前已在著名大学成立了12个CAM研究中心,从CAM学院到CAM博士后制度的建立,足见各界对其的重视。这也为中医学进一步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 谢 谢 * * * * * * 绪 论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中医教研室 杜立阳 在历史长河中,作为世界医学起源的传统医学,对人类的生存繁衍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中医学与古巴比伦医学、印度医学被称为是人类最早形成体系的三大传统医学,后两者虽比中医药学发源要早,但现在却仅剩一些散在的疗法与零散的理论,唯有中医学以其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在世界传统医学中一枝独秀,历经2000多年沧桑巨变依然生机勃勃,既古老又充满生机的中医学,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第一节 中医学发展简史 一、 中医学起源 早期的人类——最简单的劳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