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债券供给规模预测分析框架.docx
目录
TOC\o1-3\h\z\u证券公司债券发行的影响因素 1
因素一:券商债券发行政策 1
因素二:经营环境及业务结构变化 4
经营环境视角 4
业务结构视角 5
因素三:存量债务和风险指标 6
到期债务规模 6
财务杠杆约束 7
证券公司债券发行规模的预测 8
附录 11
风险分析 1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证券公司债券发行的影响因素
在证券公司的债券发行体系中,主要包含公司债与短期融资券,为便于阐述,本文后续偶尔会将二者统称为证券公司金融债。其中,公司债又细分为普通债券和次级债券,次级债券能够计入附属净资本。通常而言,券商发行的公司债期限在1年以上,短期融资券的发行期限则在1年以内为主。
首先,从不完全统计的各家券商债券募集说明书来看,证券公司发行债券进行募资的主要目的包括但不限于:1)补充流动资金,2)补充营运资金,3)置换偿还到期公司债券的自有资金等。
图1:2011年以来,证券公司债券发行规模
发行规模(亿元,左轴) 发行数量(只,右轴) 发行人数量(家,右轴)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数据来源:iFind,证券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其次,通过本文后续对驱动因素展开深入分析,我们也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在股票市场处于强市环境时,券商发行债券多以新增发行为主,主要意图在于满足补充业务的资金需求;在弱市环境下,券商则主要以维持债券存量规模为目标,此时债务置换在债券发行中所占比例较高;在震荡行情期间,债券发行规模主要受券商债券相关政策因素影响,若未有针对券商发债的宽松政策,那么新增债券发行规模通常也仅略高于偿还规模。具体分析如下:
因素一:券商债券发行政策
目前,我国央行和证监会共同对证券公司债券发行进行监管。证监会主要从债券发行管理办法、次级债管理、风险控制指标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管,对债券发行的整体规则和资本构成管理起关键作用。央行则侧重于对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的发行管理和信息披露、余额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管。
通过发布各类通知、规定和决定来规范券商债券发行。例如,发布《证券公司次级债管理规定》《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关于修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决定》等文件,从资本核算、发行方式、管理模式等多维度进行规范。
政策的变动直接影响债券发行规模与结构。当政策放松对债券发行的限制或给予更有利的资本核算方式时,
行业动态报告
相应债券发行规模会增长。如将次级债纳入净资本、恢复券商短融发行权限、提高短融券余额管理上限、放松公司债发行条款限制等政策,都促使对应债券发行规模上升。反之,当政策对资本核算收紧,如划分核心与附属净资本,间接导致次级债发行规模下滑。
表1:证券公司债券发行相关监管政策的关键节点复盘
时间 监管机构 政策名称 核心内容 影响
2012年5月 证监会
2012年12月 央行
2015年1月 证监会
2016年3月 证监会
《证券公司次级债管理规定》
《关于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发行管理和信息披露有关事项的通知》
《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
《关于修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决定》
将次级债纳入净资本范畴
恢复券商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活动
券商发行债券开始参照一般公司债进行管理
划分核心净资本与附属净资本,次级债仅进入附属净资本
提升券商次级债发行意愿
推动券商短融发行
提升券商发行公司债效率
降低券商次级债发行意愿
2019年6
2019年6月
央行
《关于XX证券公司
短期融资券最高待 提升券商短融发行
提高余额管理上限
偿还余额有关事项 空间
的通知》
《关于公开发行公
2020年3月
证监会
司债券实施注册制
有关事项的通知》
提升券商公司债发行效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证券
如上表所述,不同时期根据金融市场环境和行业发展需求,监管政策进行针对性调整。2012年侧重于完善次级债和短融的发行规则;2015年规范券商发行债券参照一般公司债管理方式;2016年对风险控制指标下的资本构成细化调整;2019-2020年则在短融券余额管理和公司债发行制度上进行改革,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引导券商债券融资健康发展。
行业动态报告
图2:2011年以来,券商发行非次级公司债的发行总额(左轴)和发行数量(右轴)
发行总额(亿元) 发行只数 发行人数量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