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场T3航站楼站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ppt

发布:2017-07-08约1.6万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5.6基坑体系监测 5.6.1监测内容 监测项目 * 5.6.2监测点的埋设及施工监测方法 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情况和施工图设计的监控量测布置图分别进行测点的布设和测试元器件的埋设具体监测点的埋设详见下图: * * 5.6.3.1基坑土方开挖前监测点位布设 1、地下连续墙墙体变形监测 地下连续墙墙体变形通过预埋墙体中的测斜管进行测试,测斜管点位布设按施工图设计要求进行,布设在地下连续墙可能发生变形的典型位置,具体详见监测点位平面布置图。施工监测单位随地下连续墙槽段施工及时预埋。预埋时管底宜与钢筋笼底部持平或略低于钢筋笼底部,顶部高于导墙顶10cm, 测斜管绑扎在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内侧中部,距钢筋笼端头不大于1.5m。测斜管与钢筋笼绑扎要牢固顺直。 2、地下连续墙墙顶水平位移、沉降监测 本车站按设计要求埋设34个墙顶水平位移点和沉降点。 地下连续墙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冠梁周边布置,特别在冠梁中部、阳角处必须布置监测点。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3个。避开基坑边的安全栏杆,离基坑约300mm。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宜为共用点。 墙顶水平位移测点实景图 * 3、地下水位监测 本车站按施工图设计要求布置34个地下水位监测孔,布置位置为连续墙外侧1m,纵向间距约20m。测点埋设采用地质钻机成孔,钻孔直径Φ89mm,水位孔的深度在最低设计水位以下底板顶标高,具体见下图。 地下水位监测点埋设示意图 本车站基坑北侧有4座两层民房,其中有三座位于施工场地内,需要拆迁,有一座民房施工时需对其进行监测, 4、建筑(结构)物沉降监测 建(构)筑物沉降测点埋设形式(单位:mm) 沿垂直于基坑主体方向,布设地表沉降点52个,本车站基坑东侧为芳华公路,在芳华公路加密埋设2个路基沉降点进行监测。 5、道路及地表沉降监测 地表沉降观测点埋设示意图 * 5.6.3.2土方开挖过程中监测点位布设 1、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本工程按设计要求在基坑外设置34个土体水平位移监测点 2、支撑轴力监测 1) 仪器安装 按设计要求,每隔5道支撑做一个轴力监测点,大小里程盾构始发井斜撑各做两个监测点。 钢筋应力计安装:砼支撑轴力监测采用钢弦式钢筋计并配合频率仪进行测试,在绑扎支撑钢筋的同时将支撑四边中间位置处的主筋切断并将钢筋应力计焊接在切断部位,在浇筑支撑砼的同时将应力计上的电线引出至合适位置以便后续测试时使用。 反力计安装:钢支撑采用反力计测试,反力计设置在支撑端部的固定端,反力计外壳与固定端贴角围焊,并与钢牛腿贴角围焊,地连墙与轴力计之间必须设置不小于400*400*20mm加强钢板。 3.立柱沉降监测 按设计要求,本工程设置12个立柱沉降监测点。 立柱沉降测点应与墙体深层水平位移测点相对应,立柱沉降监测点安装在支撑立柱顶部。 钢筋计安装示意图 钢支撑反力计安装示意图 * 5.6.4监测频率 施工进程 基坑设计深度 >20 基坑开挖深度(m) ≤5 1次/3天 5~10 1次/2天 10~15 1次/1天 15~20 2次/1天 >20 2次/1天 底板浇筑后时间(d) ≤7 2次/1天 7~14 1次/1天 14~28 1次/2天 >28 1次/3天 基坑监测频率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①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②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③存在勘察中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 ④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未按设计施工; ⑤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 ⑥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⑦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⑧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 ⑨邻近的建(构)筑物出现突然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 ⑩基坑底部、坡体或支护结构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 ?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 ?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 * 5.6.5监测报警控制值、预警等级、预警标准 1 支撑 轴力 第一道砼支撑 对撑1732.95KN、斜撑971.46KN 2 第二道砼支撑 对撑7538.12KN、斜撑4174.46KN 3 第三道钢支撑 对撑2664.38KN、斜撑4847.44 4 第四道钢支撑 对撑2175.41KN、斜撑3591.37 监测控制标准 支撑轴力监测值统计表 监测中若发现监测值突然增大或达到预警值(报警值的80%),立即通知施工现场,引起注意;若达到警戒值时应及时调整施工参数。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工,通知业主、设计及监理单位,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