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安交警基层主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及能力.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公安交警基层主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浠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南林波 南文娟
公安交警部门作为以行政执法为主,兼有部分刑事司法权的执法单位,也是中国公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全面提升公安交警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不仅是党和人民对公安机关的迫切要求,也是严峻的社会治安局势对公安机关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公安交警应具备以下八个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一)必须具有政治敏锐力与鉴别能力。政治敏锐力要求人民警察要坚定党性观念,对新情况、新问题,能从讲政治和讲大局的高度,分析研判其内涵和外延,科学预测发展态势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第一,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做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大事面前不糊涂,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前瞻性,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不犹豫,不含糊,用理想信念凝聚警心,铸牢忠诚的警魂,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为党为人民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第二,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用“见微知著”的政治头脑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和问题,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局部社会动荡的重要信息,必须具有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善于发现收集、分析研判、及时化解处置。
(二)必须具有学习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公安交警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一种习惯,融入生活,融入工作,沉下心来,学习新理论,掌握新知识,了解新科技,研究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学习是开拓创新的源泉,只有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提升自身的战斗力。第一,勤于思考。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情况,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知识,面对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和文化的多元性,需要公安交警以科学的发展观、与时俱进的理念武装头脑,多读书、多阅报、多上网、多思考,不断拓宽知识面,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要勤思明辨,去粗求精,去伪存真,不断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用新观念、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为自己思想和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第二,善于实践。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途径。学习既要背记理论知识,也要善于实践,立足岗位和公安工作实际,以科学的基本观点、方法论、系统论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公安交警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多深入基层、深入实战磨砺自己,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增强学习成果转化为战斗力的能力,增强驾驭复杂治安局势的能力,提高预见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水平,做一个新型的“百事通”公安交警,在实践中造就复合型、专业型的人才队伍。
(三)必须具有政策运用能力与谋略能力。首先,掌握政策。在执法行动中,公安交警应认真学习政策、研究政策,真正做到学懂弄通,而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坚持把掌握政策和运用政策结合起来,努力找到政策与实际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政策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中的作用。切实严格执行政策,确保交警执法工作沿着科学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其次,谋略大局。无论是处在哪个岗位上,都不能把眼界仅仅局限于自已所从事的具体事务上,而必须眼中看到全局,心中有没有大局、善不善于把握大局,是衡量公安行政主官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准。要善于把本职工作与整个交警工作贯通起来,把执法工作与党的其他各项工作联系起来,自觉做到在大局上考虑问题、谋划工作,更好地发挥公安交警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必须具有社会亲和力和创新能力。首先,树立形象。在新形势下,公安机关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公安交警时刻都在与群众打交道,以人为本,尊重群众,尊重人格,是公安交警应具备的基本公众形象。当群众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公安交警必须具有同情之心,尽一切责任为群众主持公道,惩治不法行为,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当群众有困难时,公安交警必须具有悲悯之心,尽一切责任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当群众对法律政策不理解而上访时,公安交警必须具有理解之心,尽一切责任宣传、引导好群众,为群众排疑解惑;当群众有过错甚至有轻微违法行为时,公安交警必须具有宽容之心,尽一切责任教育群众,使群众能认识过错,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社会对抗。其次,管理创新。随着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新的事物层出不穷,要做好各项工作,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于交警部门和行政主官来说,这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就是要不断培养创新意识,勇于冲破那些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的束缚,主动研究新事物、接受新观念、形成新思维,跟上形势的发展,不断增强工作的创造性。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崇尚科学的态度,不断完善交警工作的手段创新,就是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工作中取得的新鲜经验,将其提炼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