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有效融资渠道探讨重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疆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我国中小企业有效融资渠道探讨
学 号:
学生姓名:
院 部:
专 业: 财 务 管 理
年 级:
指导老师: (副教授)
完成日期: 2013年5月8日
内容提要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严重,解决起来也特别困难众所周知,一个地区经济收入增长的重要源泉就是来自工业化,而工业化要持久就必须发展中小企业,同时中小企业还具有重要的产业配套功能。可是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我国按现有的有关贷款通则和有关规定,限制得比较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普遍都比较难。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积极引导并协调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但根据数据统计显示,贷款的增加与企业的发展明显不同步,甚至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长低于贷款的平均增长率。可见,多数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融资难仍然是当前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其发展就陷于瓶颈难以突破,十六大关于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我们必须给予这个问题足够重视,尤其是企业管理界更应多作些研究。
目 录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类型及概念 1
(一)企业融资 1
(二)企业融资渠道 1
(三)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基于内源融资 1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2
(一)融资状况分析 2
(二)融资问题分析 4
三、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 4
(一)融资渠道单一和窄小 4
(二)融资结构不合理 5
(三)民间融资成本过高 5
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原因 6
五、拓宽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对策 8
(一)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结构 8
(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8
(三)建立健全针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体系 10
(四)增加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9
(五)加强中小企业自身水平管理 10
参考文献 12
我国中小企业有效融资渠道探讨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类型及概念
(一)企业融资
企业融资是指以企业为主体融通资金,使企业及其内部各环节之间资金供求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运动过程。当资金短缺时,以最小的代价筹措到适当期限,适当额度的资金;当资金盈余时,以最低的风险、适当的期限投放出去,以取得最大的收益,从而实现资金供求的平衡。
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公司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
(二)企业融资渠道
所谓融资渠道,又称筹资渠道,是指筹措资金来源的方向与通道,体现着资本的源泉与流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渠道,其中内源融资主要是指企业的自有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它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留存的收益、折旧基金、更新改造基金、新产品开发基金、累计未付的工资或应付帐款等;外源融资是指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使之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外源融资又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所谓直接融资是指资金盈余者与短缺者相互之间直接进行协商或者在金融市场上由前者购买后者发行的有价证券,从而资金盈余者将资金的使用权让渡给资金短缺者的资金融通活动。股票融资、公司债券融资、国债融资、商业信用融资、租赁融资、项目融资等都属于直接融资的范畴。间接融资是指资金盈余者通过存款等形式,将资金首先提供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然后由这些金融机构再以贷款、贴现等形式将资金提供给资金短缺者使用的资金融通活动。因此,间接融资主要指银行性融资,又称债务融资。
(三)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基于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因为其低成本、高效益的优势,一直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融资渠道,众多的中小企业在创业之初,由于受到规模、管理和信用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是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即使得到也往往是额度很小的,很难使企业快速发展,因此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和筹措资金来进行发展的。依据国际金融公司公布的研究资料显示,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足1%。这种通过内源融资和从非正规金融机构获取的资金,容易导致企业发展资金匮乏,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