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纺织品检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三章 生态纺织品测试
第一节 概 述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和安全健康意识的提高,纺织品中各种有害物质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有证据表明: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对人体产生伤害,表现有过敏性、致癌性及造成基因破坏性等。因此,开发对生态、环境以及消费者安全无害的绿色生态产品已成为一种主要的市场导向。生态纺织品是指纺织原料的获取、纤维制造、纺织印染等后整理加工、最终使用废弃处理等一系列过程中,不产生或最低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无害、有益健康的纺织品。
在国际上,一些行业协会、地区性民间组织、大型生产企业或第三方公证检测机构根据各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标准,推出了各种与生态纺织品有关的标签和相应的检测标准及授权使用该标签的审核程序。国外主要的纺织品安全性标准有Oko—Tex Standard 100和Eco—Tex Standard等。Oko—Tex Standard 100是由奥地利纺织研究院在1991年底提出的,并由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颁布,该协会在欧盟国家共有十三个独立研究检验结构(实验室),这些会员单位承接送检申请并承担检测工作。Eco—Tex Standard是由欧盟执委会于1994年委托丹麦制定的纺织品生态标准,符合该标准的产品可悬挂Eco lable标志。
Oko-Tex Standard 100对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所谓有害物质是指存在于纺织品或附件中并最大限量,或者在通常或按规定使用条件下会对人体产生某种影响,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水平推断,会损害人类健康的物质。
生态纺织品检测认证是对纺织品是否符合生态纺织品的技术要求的认定,同时作为市场经济的手段。检测结构根据规定的抽样方案,对一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判断该批产品是否符合标准或技术规范。纺织品生态标签的使用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和评定程序,由经受权的专业检验机构,按照确定的检测项目和对申请者提交的样品进行检测,并可能按附加的要求对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进行评估后才能授权在其申请的某种产品上使用该标签。
对于通过Oko-Tex Standard 100标准测试和认证的企业,可获得授权在纺织品上悬挂注明有“按Oko-Tex Standard 100检验不含有害物质的可信赖的纺织品”的标签。该标签不是质量标签,它只是表明产品的生产过程满足该标准所规定的各种条件,并且该产品及其检验过程处于Oko-Tex监督之下。Oko—Tex Standard 100认证注重系统认证,主张对纺织品生产链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测。在前一阶段进行的测试和认证也被考虑进随后的测试和认证中,有些测试将不再重复进行。
我国国内企业也可通过向中国纤维产品质量认证中心提出申请意向,通过认证检查等步骤取得“生态纺织品检测”证书。取得生态纺织品认证的意义在于能证明产品在其原料生产、产品设计、产品制造及提供服务等方面均实施了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产品的质量得到持续保证,产品中那些在通常使用条件下会对人们产生某种影响,根据现有科学水平推断会损害人类健康的物质不会超过最大限量,从而证明该产品是可以信赖的。
纺织品上的有害物质含量大多属于微量、甚至是痕量分析的范围,因此在检测时需要采用各种具有很高灵敏度的现代化、智能化分析仪器和联用技术,如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质谱(MS)、原子吸收光谱(AAS)、红外光谱(IR)以及GC—MS联用、HPLC—MS联用、GC—IR联用、GC—IR—MS联用等等,这些仪器及技术的应用使得纺织品上微量甚至是痕量有害物质的检测成为可能。
第二节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甲醛含量
用于纤维素纤维为主的织物的防缩、防皱的交联剂是游离甲醛的主要来源。由于含甲醛的织物做成服装后,在人们的穿着过程中会逐渐释放出游离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对呼吸道粘膜和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引发呼吸道和皮肤炎症,甲醛对眼睛也有强烈的刺激。甲醛对生物细胞的原生质是一种毒性物质,游离甲醛的生态毒性在棉纺织品上尤为严重,它可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结合,改变蛋白质结构并将其凝固。有报道甲醛可能会诱发癌症,因此,各国的法规或标准均对产品的游离甲醛含量做了严格的规定。
甲醛含量检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游离甲醛检测,用于模拟人体在穿着过程中织物释放甲醛的定量测定法;另一种是释放甲醛检测,用于模拟织物在仓贮和压烫过程中释放甲醛的定量测定。两种情况的甲醛萃取方法不同,游离甲醛是将精确称量的试样在一定温度水浴中萃取一定时间,从织物上萃取的甲醛被水吸收,制成萃取液;释放甲醛是将已知质量的试样,悬挂于密闭瓶中的水面上方,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内,水吸收甲醛制成萃取液,然后再对萃取液进行测定。
甲醛测试国内外普遍采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原理是将萃取液与乙酞丙酮反应,生成黄色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