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试题(社会学)-中国社会与文化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docx
2025年大学试题(社会学)-中国社会与文化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100题)
1.“礼,王之大经也”,出自哪里?()
A、《左传》
B、《孝经》
C、《孟子》
D、《论语》
2.我们关注研究方法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方法论的自觉
B、研究方法不仅仅是具体的方法、经验和技术问题,同时更是理论问题
C、研究方法是获得认知的主要手段
D、布迪厄所提倡的反思社会学
3.判断文盲的标准是,识字在多少以下?()
A、500
B、1000
C、1500
D、2000
4.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多元的,甚至是矛盾的。
5.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的()是仅次于农业劳动者阶层的第二大阶层。
A、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B、产业工人阶层
C、农业劳动者阶层
D、办事人员阶层
6.《青衫泪》是根据哪首诗改编而来的?()
A、《梦游天姥吟留别》
B、《琵琶行》
C、《将进酒》
D、《长恨歌》
7.实质民主指的是()。
A、民主的道德理念
B、民主的经验主义理念
C、民主的法律制度理念
D、民主的理论层面理念
8.汶川大地震的灾后救援表明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强、忍耐力强。
9.在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力,民众从自然中感受最深的是()。
A、畏惧
B、威严
C、对立
D、自然的恩惠
10.郑和首次下西洋时在位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穆宗
C、明成祖
D、明宣宗
11.唐代诗人晁衡是哪国人?()
A、中国人
B、西域人
C、朝鲜人
D、日本人
12.以下哪个国家至今有着严格的种族等级划分?()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朝鲜
1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出自哪里?()
A、《论语》
B、《国语》
C、《左传》
D、《孝经》
14.泰坦尼克号上,二等舱乘客的幸存率是三等舱乘客的()。
A、0.5倍
B、0.8倍
C、1.4倍
D、1.7倍
15.在“和谐社会”之前,我国曾经提出过以下建设理念?()
A、小康社会
B、全面小康社会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以上都正确
16.以下是目前我国主要国内问题的是()。
A、贫富差距
B、城乡差距
C、地区差距
D、以上都是
17.哈贝马斯提出了以下哪一理论?()
A、场域
B、细化权力分析
C、风险社会
D、公共空间
18.以下属于邓小平对“小康”内容的充实和调整的是()?
A、小康社会是人民普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社会
B、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全面进步的社会
C、小康社会是共同富裕、保持稳定的社会
D、以上说法都是
19.下面对“单边主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挑战国际规则
B、为我所用
C、以我为唯一标准
D、以上都正确
20.以下哪一项属于新闻工作的先天弱点?()
A、对事实需要进行歪曲和粉饰
B、竞争激烈导致三俗内容多
C、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对社会事物的调查、认识、判断和选择
D、从业人员的收入低,地位低
21.秦晓认为的,我们所讲的社会转型应该是()。
A、现代化建设
B、现代性社会的构建
C、国强民富
D、大国崛起
22.以下关于华佗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生活在东汉末年
B、他擅长外科,医术精湛
C、他社会地位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