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ZZ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含答案.doc

发布:2018-03-13约7.5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版ZZ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商贾(jiǎ)勉强(qiáng) 徘徊(pái huái) 心无旁骛(wù) B.暗哑(yīn) 粗犷(guǎng)徜徉(cháng yáng)玉辇华盖(niǎn) C.静谧(mì) 摇曳(yè) 咆哮(páo xiào) 改弦易辙(xuán) D.扼守(è) 嗜好(shì) 龌龊(wò cuò) 惊涛骇浪(hái) 2.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正襟危坐(危险) 刻骨铭心(刻) 歃血为盟(用嘴吸取) B.当仁不让(仁慈) 欺世盗名(窃) 顾影自怜(可怜) C.肆无忌惮(顾忌) 纵横捭阖(合) 虚怀若谷(山谷) D.怨天尤人(更加) 明眸善睐(看) 捉襟见肘(衣襟) 3.根据课文原文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二十年了,那笛声____________,然而我,仍能依稀听见,在雨中…… (2)雨是一种____________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 (3)那叫人柔肠寸断的杏花春雨呵,竟把炎黄子民们威武剽悍的________一并溶化! (4)他获得了人与天地自然、与遥远的初民时代那种无缝无隙的交合。是一种_________,疏朗又密集,渺小又雄大的感觉。 A.遥远而低沉 耐听而单调 膂力和魂魄 充实又虚空 B.低沉而遥远 单调而耐听 魂魄和膂力 虚空又充实 C.遥远而低沉 耐听而单调 魂魄和膂力 充实又虚空 D.低沉而遥远 单调而耐听 膂力和魂魄 虚空又充实 4.根据课文原文,填入空白处的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孤独寂寞时,___________。高谈阔论时,。处世行事时,________________。 ①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才干 ②知识可以装饰 ③阅读可以消遣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5.文学知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鲍尔吉·原野,蒙古族,他的作品特色可谓豪放、幽默、睿智而纯真,《雪地贺卡》和《静默草原》皆是他的作品。 C.余秋雨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和中国文化史学者,主要作品有《寻觅中华》、《摩挲大地》、《文化苦旅》等。 D.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辛劳的蚂蚁》和《最后一片叶子》都是他的作品。 6.对文意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B.《敕勒歌》是南朝民歌。诗歌描绘了辽远的天空,茫茫的原野,繁茂的芳草,时隐时现的羊群,又蕴含着一种原始的苍茫,读后给人一种沉闷压抑之感。 C.《雷雨前》是著名作家茅盾的散文名篇,文章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采用了“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造势艺术,给人们带来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D.《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堪称千古绝唱7.默写填空(7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 (2)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3)敕勒川,阴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笼盖四野。 (4)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评价李清照《声声慢》“连上十四叠字,则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这“十四叠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5分) 在“雨中情思”单元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对“雨”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请按照提示完成下面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