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PC机与单片机串口通信.doc

发布:2017-04-26约9.51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4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项目名称: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 项目组成员:(1)姓名: (2)姓名: (3)姓名: 专业班级: 日 期: 2011年12月8日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89195323 第一章 绪论 2  HYPERLINK \l _Toc289195324 1.1 课题简介 2  HYPERLINK \l _Toc289195325 1.2 设计目的 2  HYPERLINK \l _Toc289195326 1.3 设计任务 2  HYPERLINK \l _Toc289195327 1.4 设计方法 3  HYPERLINK \l _Toc289195328 第二章 设计内容与所用器件 3 第三章  HYPERLINK \l _Toc289195329 方案论证与比较4  第四章 硬件系统设计8  HYPERLINK \l _Toc289195331 4.1 单片机 8  HYPERLINK \l _Toc289195332 4.2连接器RS232 8  HYPERLINK \l _Toc289195333 4.3 电平转换MAX232 8  HYPERLINK \l _Toc289195334 4.4 PC机 8  HYPERLINK \l _Toc289195335 4.5、单片机时钟电路 9  HYPERLINK \l _Toc289195336 4.6、单片机复位电路 10  HYPERLINK \l _Toc289195337 第五章 软件设计 11 5.1单片机通讯软件 11 5.2发送和接收过程设计 11 5.3程序代码12  HYPERLINK \l _Toc289195345 总 结 14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简介 单片机与PC机间的通信,特别是PC机与多台单片机构成小型分布系统实现分级分布式控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单片机由于性价比高、使用灵活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系统、自动控制系统, 但是存储容量小, 处理的数据量不大。为了克服这一缺点, 可以将单片机连接到PC 机上, 由单片机采集数据, 然后将数据汇总到PC 机, 再进行各种数据处理。本课题实现的是PC机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 1.2 设计目的 掌握串行口工作方式的程序设计,掌握单片机串行通信程序的编写方法;了解实现串行通信的硬件环境、数据格式、???据交换协议;了解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基本要求,最终实现PC机与单片机的数据交换。 1.3 设计任务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主要完成如下方面的设计任务: 1、简要阐述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 2、了解PC机与单片机的数据转换功能及其工作过程; 3、完成主要功能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及必要的参数确定; 4、完成发送程序与接收程序的设计; 5、用protel软件完成原理电路图的绘制; 1.4 设计方法 PC机和单片机在进行通信时, 首先分别对各自的串行口进行初始化、确定串行口工作方式、设定波特率、传输数据长度等, 然后才开始数据传输, 这些工作是由软件来完成的, 因此对PC 机和单片机均需设计相应的通信软件。 第二章 设计内容与所用器件 2.1基本功能: 实现PC机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 2.2可选器件: 8051单片机、PC机、连接器RS-232、电平转换MAX232 8051单片机 电平转换 连接器 PC机 2.3串行通信是将数据字节分成一位一位的形式在一条传输线上逐个地传送。 串行通信的特点:传输线少,长距离传送时成本低,且可以利用电话网等现成的设备,但数据的传送控制比并行通信复杂。 2.4串口的结构 (P3.1) (P3.0) 第三章 方案论证与比较 硬件部分的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 现论述几种实现PC 机和单片机串行通信的硬件接口设计, 其中包括RS232 标准接口、RS 422 标准接口、20 mA电流环路串行接口以及利用调制解调器实现远程通信。 1 接口电路的设计 1. 1 近程通信 目前, PC 机是利用异步通讯控制器来实现串行通讯的, 其核心是8250 通讯芯片加上一些收发逻辑电路。接口标准大多是RS232 标准, 其通讯距离小于15 m, 传输速率小于20 kb/ s。RS232 标准是按负逻辑定义的, 他的“1”电平在- 5~- 15 V 之间, “0”电平在+ 5~+ 15 V 之间。由于PC 机使用的是TT L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