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无线电波的基础知识.ppt

发布:2015-11-27约6.61千字共6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章 无线电波的基础知识 第2章 无线电波的基础知识 2.1 无线电通信的基本概念 2.2 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和特点 2.3 各波段电波传播特点 2.4 船用天线 2.5 船舶电台的识别 2.1 无线电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组成 通信的目的就是传递信息,传输信息的系统称为通信系统。在各种方式的通信中,利用电来传递信息的方式应用的最为广泛。 信息源或称信源就是信息的来源,从信息源而来的信息都是系统所要传递的对象,如语音、文字、图像和数据等信息。 发送设备就是一种变换器,把从信源送来的信息变换成电信号,并对这种电信号进一步转换,使其变成适合相应系统信道所能传递的电信号,该电信号携带源信息。 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或称传输的媒介,它可以是有线(如电缆)也可以是无线(如利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 接收设备相对于发射设备是一种反变换器,它的作用是将发射端传送来的电信号经过反转换,恢复出源信号。 信息宿或称信宿是指语音、图像和文字等信息的归宿,它是信息的接收者。信宿可以是人或机器。 无线电传输信息类型 1.模拟信息:信息的状态随时间连续变化 特点:抗干扰能力差,难做到保密通信,设备组成简单 在GMDSS中,MF/HF/VHF无线电话通信系统属于模拟通信系统 2.数字信息:信息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 特点:抗干扰能力和检纠错能力强,通信质量高 在GMDSS中,NBDP、DSC系统以及Inmarsat-B/C/F等通信系统 2.1.2 调制与解调的概念 调制:无线通信系统在发射端将基带信号搬移到所需 较高频率范围的过程。 调制后的信号适合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 形成已调射频波,到达接收端。 解调:通信系统的接收端从收到的射频信号中恢复发 射端所传输信号的过程。 解调的过程是调制的逆过程 模拟信息的AM、FM、PM、SSB调制 数字信息的ASK、FSK、PSK调制 调幅 AM 如SSB 模拟通信系统 调频 FM 调相 PM 移幅键控 ASK 如莫尔斯电报 数字通信系统 移频键控 FSK 如NBDP/DSC 移相键控 PSK 如INMARSAT 2.1.3 信号与噪声的概念 1、信号 (Signal) 定义: 特点: 第2章 无线电波的基础知识 2.1 无线电通信的基本概念 2.2 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和特点 2.3 各波段电波传播特点 2.4 船用天线 2.5 船舶电台的识别 电波沿地球表面传播,波长越长绕射距离越远.地面电性能参数随时间变化小,地形地貌稳定,地波传播可靠稳定. 极长波\超长波\长波:λ=1km~100km,传播几千~几万km. 中波(MF): λ=100m ~ 1000m,传播几百km. 短波(HF): λ=10m ~ 100m,传播100km. 超短波\微波: λ10m,不能以地波形式传播. 电波在空间沿直线视距离或沿地面反射传播.收发天线架设越高,传播距离越远. 1) 短波及波长更长的波段: 不能以空间波形式传播. 2) 超短波和微波: 以空间波传播. 空间波的视距 电波经电离层反射达到接收端. 1) 电离层: 60 ~ 300km大气层中气体分子→太阳紫外线辐射→产生电离→正负离子和自由电子→形成电离层.高度↑ →电离度↑. 2) 电离层划分: D\E\F1\F2层,在夜间D和F1层消失. 3) 电离层对电波的衰减: f↓→吸收↑, f↑ →吸收↓. f fmax →穿透电离层;f < fmin →被电离层吸收 fmin ≤ f天波≤ fmax →天波(电离层波—中短波) fmin——最低可用频率 fmax——最高可用频率 f天波——最佳工作频率 第2章 无线电波的基础知识 2.1 无线电通信的基本概念 2.2 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和特点 2.3 各波段电波传播特点 2.4 船用天线 2.5 船舶电台的识别 2.3 各波段电波传播的特点 2.3.1 中波(MF)传播 1.长波: 2.中波: 中波的传播特点 波长: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