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年级《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校本.doc

发布:2017-06-10约12.69万字共2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校本教材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下) 前 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由此可见,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改革的焦点,它对于学校实现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开发和编写出适应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校本教材显得日益迫切和必要。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围绕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进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 文化是民族的符号。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屡遭磨难而不衰,历尽沧桑而不倒,根本原因就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文化不绝,民族不灭!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强盛的基础。民族的崛起,不仅需要经济强盛,更需要文化的繁荣。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的文化复兴迫在眉睫!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神州大地,处处弦歌之声。“不读国学,何以为国人!”文化自觉时代悄然来临!文化自觉,必将带来文化复兴、民族复兴、社会和谐!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我们编写的这套《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是在浩瀚的中华历史文化宝库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精心选编而成。它凝聚着前人的智慧,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常常诵读它,任何人都将受益无穷!这些经典诗文,精粹光润,千锤百炼,声情并茂,历久弥新。经过千百年的时光考验,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其间蕴含的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对自然的赞美,对真善美的歌颂,对生命的关注,对不公的批评,对丑恶的鞭挞,凝聚成深厚的人文情怀,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里,铸就了光耀神州的中华魂!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为低年级使用,中册为中年级使用,下册为高年级使用,每册精选《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经典古诗、词,必读和推荐阅读篇目,读好用好它,我们的语文素养将产生一个飞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希望,宝国老学子将以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为起点,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踩出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谱写出辉煌的人生乐章!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我们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还很肤浅,编写组学识的单薄、水平有限,稚嫩之处难免,如有疏忽,恳请各位专家教师批评指点。 宝国老中心小学校本教材编写委员会 二○一四年三月 宝国老镇中心小学校本教材编写委员会 总编辑: 黄文山 主 编: 侯志龙 副主编: 苗彩茹 编 委:高妍妍 刘艳 谢雪飞 联系电话: 0421-5600027 电子邮箱: bglxx@163.com 目 录 (正在修改阶段,需要老师完善后使用) 第一部分——论语 5——————————131 第二部分——古诗词 132——————————202  1、江南汉乐府…………………………………………………………49 2、敕勒歌北朝民歌(斛律金)………………………………………50 3、咏鹅 唐 骆宾王 ………………………………………………51 4、风 唐 李峤 …………………………………………………52   5、咏柳 唐 贺知章 ………………………………………………53 6、凉州词 唐 王之涣 ……………………………………………54 7、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55 8、春晓 唐 孟浩然 ………………………………………………56 9、凉州词 唐 王翰…………………………………………………57  10、出塞 唐 王昌龄 ………………………………………………58    11、鹿柴 唐 王维 …………………………………………………60    12、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61  1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62  14、静夜思 唐 李白 ………………………………………………64 第三部分——必读和推荐阅读篇目 第一部分——论语 学而第一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