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重点、难点(关键)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桥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点、难点(关键)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桥标)
一、承台大体积砼施工防温差裂缝的施工措施:
承台大体积砼,施工时正值寒冷春季,突出难度如下:?
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和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在规定限值(25℃)以内,存在3个极不利因素:①底板(承台)混凝土超厚,要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易散发;②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般需用硅525或硅425水泥,水化热高;③春季施工,环境温度低,混凝土内表温差大。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混凝土内部必然形成较高的温度,存在着产生裂缝的危险。为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表面裂缝和贯穿裂缝),就必须从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这两方面综合考虑。为此,我们编制了较为完整的施工方案。?
1.C25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
为降低C25大体积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最主要的措施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因此,必须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工作。?
(1)水泥:C25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
(2)细骨料:宜采用Ⅱ区中砂,因为使用中砂比用细砂,可减少水及水泥的用量。?
(3)粗骨料:在可泵送情况下,选用粒径5-20mm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
(4)含泥量: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的含泥量是要害问题,若骨料中含泥量偏多,不仅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又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对抗裂的危害性很大。因此骨料必须现场取样实测,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砂的含泥量控制在2%以内。?
(5)掺合料:应用添加粉煤灰技术。在混凝土中掺用的粉煤灰不仅能够节约水泥,降低水化热,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并且混凝土的28天强度基本能接近混凝土标准强度值。故本工程采用60天龄期的混凝土强度来代替28天龄期强度,控制温升速率,推移温升峰值出现时间。?
(6)外加剂:采用外加UEA技术。在混凝土中添加约10%的UEA。试验表明在混凝土添加了UEA之后,混凝土内部产生的膨胀应力可以抵消一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这样相应地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2、温度预测分析:?
根据现场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中的气温气候情况及各种养护方案,采用3D—TFEP程序对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及温差进行计算机模拟动态预测,提供结构沿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及随混凝土龄期变化情况,进行保温养护优化选择。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由于承台混凝土厚达到3.5m,内部水化热温升偏高,内表温差和降温速率不易控制,砼浇注时,分二层施工,每层高度1.5~2.0m。浇注砼按照一般常规法,采用预制场拌和站拌制砼,然后通过砼输送泵泵送入模分层浇注和振捣,终凝后开始养生,达到规定养护期及强度后,再浇筑上层砼。
(2)按设计要求埋设散热循环水管,并保证其畅通,防止堵塞。?
4.混凝土内部温度监测:?
按设计要求预埋测温时管。每隔1~2小时用温度计对测温孔进行温度量测,同时也要量测冷却水出口水温及承台砼表面温度,作为分析控制承台内外温差措施的依据,防止砼出现温差裂缝。?
5.养护措施:?
(1)第一层砼施工完毕后,因承台混凝土表面位于承台面层钢筋以下,无法覆盖保温材料,在浇筑后4—5h采取间断浇热水的措施,尽量控制温差。其间出现过温差25℃,及时采取了措施(水温加高,并用碘钨灯照射),温差控制在25℃内。?
(2)浇完第二层砼后,及时浇温水保养,表面及时铺一层塑料薄膜,中间覆盖1—2层麻袋,上面再铺一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温。在养护期间,随时检查混凝土表面的干湿情况及温差(内表温差达23℃时就发警报),及时浇水保持混凝土温润。其间大承台温差大于25℃,采取了灯照和上搭2m高塑料保温棚,将温差控制在25℃内。?
6.健全施工组织管理:?
在制订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的同时,还落实了组织指挥系统,逐级进行了技术交底,做到层层落实,确保顺利实施。?
二、主桥箱梁挂篮悬浇关键工序施工控制措施:
1、主桥箱梁为无支架施工,采用挂篮逐段张拉预应力钢筋,逐段压浆,完成一段,延长一段,直至合拢。
2、主桥施工共分15施工阶段,要求每个主墩(9#~13#墩)上同时对称按节段浇注箱梁混凝土、张拉预应力束、孔道压浆。每个主墩要求同时对称浇注相同梁段,在特殊情况下,桥墩两侧荷载偏差不能超过设计要求,施工时必须严格操作。
3、挂篮投入使用前,安设计荷载预压72小时,消除塑性变形,并检验构件强度和刚度,记录挂篮弹性变形,支点位置,自重。
4、桥墩两侧挂篮移位时,要求同步进行,施工时务必严格执行。
5、0#梁段浇注完成后,必须保证梁的各部位尺寸、轴线、各控制点标高满足设计要求,纵向、线型顺畅,有允许梁段部下挠要求0#梁段支架基础牢固,不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