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docx
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实录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实录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涉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等课文的学习。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紧密。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记念刘和珍君》两篇课文,对本文中的相关人物和事件有所了解。通过本节课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巩固学生对这两篇课文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通过学习《以和为贵》,引导学生理解和谐文化的重要性。
2.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讨论和比较,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3.强化学生的审美鉴赏,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和谐之美。
4.增进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八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但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在知识方面,学生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记念刘和珍君》等课文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然而,由于年龄和经验限制,他们在思辨能力和审美鉴赏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能力方面,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均有待加强。特别是对于《以和为贵》这类涉及综合性学习的课文,学生在处理多文本信息、组织语言表达观点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在素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由于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因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一,导致在理解和谐文化内涵时存在差异。此外,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在课堂纪律、自主学习方面有待改进,这可能会对课程学习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本节课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以促进他们在语文学习上的全面发展。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书籍(教材、课外阅读书籍)。
2.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
3.信息化资源:网络搜索资源、电子文档(课文原文、相关背景资料)。
4.教学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多媒体展示、板书。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和谐社会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和谐?和谐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意义?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和谐的场景吗?请分享你们的感受。
3.引导学生思考:和谐与冲突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倡导和谐?
4.总结: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讲解《以和为贵》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脉络。
3.逐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以下内容:
a.文章开头如何引出和谐主题?
b.文章中提到的和谐场景有哪些?
c.文章如何表达和谐的重要性?
d.文章结尾如何呼应开头?
4.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提到的和谐场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体现?
5.总结: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我们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和谐。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们认为的和谐场景。
2.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3.教师点评,总结讨论成果。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本文的写作手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2.提问:文章中提到的和谐场景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和谐?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教师点评,总结讨论成果。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和谐与冲突的关系是什么?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教师点评,总结讨论成果。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和谐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以“和谐在我身边”为主题,写一篇短文,字数不限。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介绍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理念,如儒家思想中的“和为贵”,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以及古代的“和谐社会”实例,如周公制礼作乐、汉代的文景之治等。
-和谐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体现:探讨现代社会中和谐文化的表现形式,如社区和谐、家庭和谐、职场和谐等,以及和谐文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