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8课《慈母情深》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统编版·五四制).docx

发布:2025-01-29约4.2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8课《慈母情深》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统编版·五四制)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第18课《慈母情深》第一课时,本节课选自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课文,了解作者,感受母亲对孩子的深情,体会母爱的伟大。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情感,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语文核心素养:1.语文素养:通过品读《慈母情深》,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文学鉴赏力。2.思想道德素养: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感恩情怀,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3.文化素养:了解课文背景,拓宽文化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4.学习方法素养: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习惯。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亲情有了更深的体会,对母爱有了更深的感悟。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能够通过文字感受情感,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以下是针对本节课的具体学情分析:

1.学生层次:五年级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生字词掌握、课文理解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给予个别辅导。

2.知识方面:学生对母爱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缺乏对母爱深层含义的理解。本节课通过《慈母情深》这篇课文,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母爱的伟大。

3.能力方面: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逐渐提高,能够通过阅读文字感受情感,但在写作方面,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还有待加强。

4.素质方面:五年级学生的情感较为丰富,对亲情、友情等话题有较强的共鸣,但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责任感还有待培养。

5.行为习惯:部分学生存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较差的问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吸收和掌握。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电子白板、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

3.信息化资源:多媒体课件、课文音频、相关图片资料。

4.教学手段:朗读、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板书设计。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如要求学生阅读《慈母情深》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及其背景。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慈母情深》,设计一系列问题,如“文中母亲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情感?你对母爱有何新的认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课文,初步感知母爱的伟大。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如“为什么说母爱是伟大的?”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文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真实故事,引出《慈母情深》这个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情深似海”,帮助学生理解母爱的深度。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如“为什么母亲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进行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表达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情感表达。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表达情感。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母爱的情感表达。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与母爱相关的作文,如“我的母亲”,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一些关于母爱的书籍或视频,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作文,表达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